1941年底,八路军女战士辛锐被日军包围,身受重伤,眼看突围无望,她竟掏出最后一

玉尘飞啊 2025-09-06 12:35:24

1941年底,八路军女战士辛锐被日军包围,身受重伤,眼看突围无望,她竟掏出最后一枚手榴弹,在爆炸声中和日寇同归于尽!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41年冬天,沂蒙山区的雪下得特别大。23岁的辛锐躲在鹁鸽棚洞里,肚子里怀着五个月的孩子,双腿的枪伤让她动弹不得。她不知道的是,就在同一天,她的丈夫陈明已经在突围战中牺牲了。 辛锐原名辛树荷,山东章丘人,1918年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抗战爆发后,她没有选择安稳的生活,而是毅然投身革命,进入山东抗日军政干校学习。 毕业后,她被分配到山东省妇女救国联合会担任秘书。在那个年代,能读书识字的女性本就不多,像她这样受过良好教育又积极投身抗战的更是凤毛麟角。 在中共山东分局党校,她遇到了副校长陈明。陈明是江西人,参加过两万五千里长征,九死一生走到了陕北。抗战爆发后,他跟随115师挺进山东,担任政治部宣传部长。 两个志同道合的年轻人很快相爱了,1941年夏天,他们在根据地简单地举行了婚礼。没有婚纱,没有喜宴,只有战友们的祝福和几颗糖果。 新婚第三天,辛锐就离开了丈夫,赶回姊妹剧团担任团长。这个剧团不是普通的文艺团体,而是深入敌后宣传抗日、发动群众的战斗队。 1941年11月,日军调集五万多兵力对沂蒙山区发动了空前规模的“铁壁合围”。这不是普通的扫荡,而是要彻底摧毁八路军在山东的指挥中枢。 11月30日凌晨,大青山笼罩在浓雾中。陈明带领的突围队伍在山谷里与日军遭遇。敌人有备而来,机枪、迫击炮交叉封锁了所有通道。 战斗持续了整整一夜,子弹打光了,战士们就用刺刀、石头继续战斗。陈明腿部中弹,但他拒绝撤退,坚持指挥掩护大部队突围。 天快亮时,陈明被包围在一个山坡上。日军想活捉这个八路军指挥官,不断缩小包围圈。陈明看了看手枪里最后一颗子弹,枪声响起,陈明倒在了黎明前的黑暗中。那年他只有29岁。 同一时间,辛锐所在的突围队伍也遭到伏击。一颗子弹击中了她的膝盖,紧接着腹部也中了一枪。鲜血浸透了棉衣,剧痛让她几乎昏厥。 战友们用担架抬着她继续突围,她不断询问陈明的下落,没有人忍心告诉她真相。大家只是说:“陈政委没事,他让你好好养伤。” 部队决定把重伤的辛锐暂时安置在鹁鸽棚洞,这是当地老乡秘密提供的藏身处,位置隐蔽,易守难攻。18岁的小战士徐兴沛主动要求留下照顾她。 山洞阴冷潮湿,辛锐的伤口开始感染。徐兴沛把自己的棉衣脱下来给她盖上,自己冻得瑟瑟发抖。第二天下了大雪,气温骤降到零下十几度。 辛锐已经两天没吃东西了,徐兴沛决定冒险下山找食物。山下到处是日军的岗哨,他在雪地里爬行了几个小时,终于从一户老乡家里要到了一些玉米面和草药。 返回时,徐兴沛的肩膀被日军哨兵的子弹擦伤,鲜血染红了雪地。他咬牙坚持爬回山洞,发现辛锐已经昏迷,体温低得吓人。 徐兴沛用雪水煮了玉米糊,一勺一勺地喂给辛锐。她终于睁开了眼睛,虚弱地说:“小徐,你不该为我冒这个险。” 在山洞里养伤的日子,辛锐每天都在问陈明的消息。徐兴沛编造各种理由,说部队在执行任务,陈政委很忙,等仗打完就来接她。 12月中旬,辛锐的伤势略有好转,坚持要归队。她拄着树枝,一瘸一拐地下了山。战友们看到她,眼圈都红了。 12月17日上午,日军的第二轮大扫荡开始了。这次他们动用了更多兵力,采用分进合击的战术,要把八路军赶尽杀绝。 辛锐所在的村庄被包围了,四名战士抬着她的担架拼命突围。刚冲到村口,迎面就是密集的机枪扫射。 前面抬担架的两个战士当场牺牲,担架重重摔在地上。辛锐的伤口再次崩裂,鲜血汩汩流出。 她看着越来越多的战友倒下,心如刀绞。“放下我!”她声嘶力竭地喊道,“你们快走,不要都死在这里!” 没有人理会她的喊叫,剩下的两个战士继续抬着担架往前冲。辛锐知道这样下去谁都活不了,她用尽全身力气,从担架上滚了下来。 “走!这是命令!”她趴在地上,掏出两颗手榴弹扔向冲来的日军。爆炸声中,几个鬼子应声倒地。 日军指挥官认出了她是八路军的女干部,大喊:“抓活的!抓活的!她肚子里还有孩子!” 一梭子弹打中了辛锐的胸口,她靠在一块山石上,眼睛死死盯着逼近的敌人。血从嘴角流出,但她的手紧紧握着什么东西。 日军小心翼翼地围上来。就在他们伸手的瞬间,辛锐拉响了最后一颗手榴弹的引线。巨大的爆炸声在山谷里回荡。23岁的辛锐和她未出世的孩子,永远留在了这片土地上。 1950年,辛锐和陈明的遗骨被迁入梭庄烈士陵园,夫妻二人终于团聚。1986年,他们又一起被迁葬到临沂华东革命烈士陵园。 在烈士陵园的纪念碑上,刻着辛锐生前写的一句话:“如果我倒下了,请把我埋在祖国的土地上,让我看着后来人走向光明。” 信源:纸上烽烟|出身名门,捐躯沂蒙的文化斗士辛锐——齐鲁壹点

0 阅读:45

猜你喜欢

玉尘飞啊

玉尘飞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