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陈再道要提拔老下属当大军区参谋长,对方婉拒,后面却成就了一番大事业!

寒烟锁重 2025-09-06 21:32:59

1960年,陈再道要提拔老下属当大军区参谋长,对方婉拒,后面却成就了一番大事业! 1960年5月,正在南京军事学院深造的第15军军长向守志从同学那里得知了一个消息,自己即将被任命为西安炮兵高级专科学校校长,这让向守志感到有些意外,而且还是周总理特意推荐了他。 几个月后,刚刚毕业的向守志回到武汉军区,准备收拾一番就出发。武汉军区司令陈再道见他回来后非常高兴,立即设宴为他接风洗尘。 席间,陈再道得知了这个事情,他却告诉向守志自己和军区党委已经决定提拔向守志担任军区参谋长。就这样,向守志突然面临着两难的选择。 陈再道是向守志的老首长,二人关系十分亲密,合作多年也非常默契。当他得知向守志要去当校长,就表示向守志是一个领兵打仗的,去那边教书不太合适。 武汉军区第二政委谭甫仁与他看法一致,大家都觉得向守志留在军区更合适,马上就要被提名军区参谋长,这可是升迁大军区副职的机会。 而去当校长不但要放弃军区的工作,还只是平级的调动,陈再道觉得有些可惜,所以他劝向守志慎重考虑,也愿意给周总理打电话帮他说明情况。 不过,向守志考虑了一番,还是婉拒了老领导的美意,他放弃了升军区参谋长的机会,决定服从组织的安排去学校。 陈再道等人虽然感到有些可惜,大家还是尊重了向守志的意见。很快,向守志和军区的众人告别,带着家人北上,他的人生也开始了新的篇章。 而向守志之所以决定去学校,与他在朝鲜战场的经历有着极大的关系。 1952年,担任15军44师师长的向守志奉命驻守三八线以北的西方山阵地,在这里他们与美军精锐相遇。向守志指挥部队多次打败美军,无论敌人投入了多少兵力,动用了多少坦克大炮,始终无法突破向守志的防线。 最终,历时9个多月的防御战,向守志率部消灭了近2万的敌军,并击落敌机52架,摧毁敌坦克53辆。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也见识到了美军机械化部队的力量,志愿军靠着血肉之躯和顽强的意志,付出了极大的代价才能与美军对抗。 从这开始,向守志就感受到了国防力量的不足,未来国家还会面临更强的敌人,中国就必须要发展自己的国防工业。 带着这样的想法,他走马上任,那时西安炮兵高级专科学校刚刚组建没多久,条件十分简陋。向守志等人要从无到有搞建设,他竭尽全力保障教官专家们的待遇。 平日里,他放下身段,和其他学员们一样听课,自己一边办学一边跟着学习。随后,他又深入基层展开调研,坚持与学校普通教员一样同吃同住。 靠着这种方式,学校的教学工作进行得非常顺利,校内的学员与教官们相处非常融洽。 很快,向守志又开始解决学校的物质问题,面对教材匮乏,校内设施跟不上等问题。向守志组织专家,根据他们与苏军学习导弹技术的经历,让他们凭借记忆编撰教材。 编撰成功后,他带着专家们先听讲,确保课程内容没有问题再用于教学。通过这种方式,向守志带着教官团队搞出了近百种导弹专业和各类基础课教材,又成功收集导弹技术资料4万多册,满足了教学急需。 考虑到设施落后,向守志带着人将原来的修械所、模型厂、炮库、马棚等整合为实习工厂,又组织人手扩建汽修、冷工、热工、无线电等车间,增添各类机床、电焊机50多台。 他还成功协调资源,想尽办法建设出了几十个专业的教室、图书馆与实验室。之后,向守志更是成功建设了近百米高、总面积达数万平方米、被称为当时中国军队之最的导弹实装操作大厅。 经过他多年的努力,学校设施落后的问题得到解决,学员们不但有各类丰富的学习资料,还有可以模拟实操导弹的专用场所。 就这样,向守志成功将学校打造为国内顶级的导弹技术人才孵化基地。在困难时期,向守志与大家同甘共苦,为了解决学校的粮食等问题,他带头扛起锄头,组织校内的教师与学员们开荒种地。 在大家的努力之下,学校不但在校内开辟大量土地,还建起了多座农场、鱼塘,又在黄河滩涂和水库开垦2200多亩荒地,彻底解决了学校的粮食问题。 在他多年的发展下,学校的教学工作取得巨大成功,以这里培养的人才为基础,向守志带出了无数导弹专业的技术人才,许多人后来成了中国工程院院士,还有很多人走上了火箭军的高层领导岗位。 1966年,向守志成了第二炮兵的首任司令,从离开武汉开始,向守志用几十年的奋斗,帮助中国成功建立了强大的战略导弹部队,他也实现了自己当初的梦想。

0 阅读:84

猜你喜欢

寒烟锁重

寒烟锁重

缘起,我在人群中看到了你, 缘灭,我看到了你在人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