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辉超市近日宣布,基于资源整合与能力聚焦的考量,经综合评估,计划永辉超市东北大区黑龙江、吉林的12家门店于2025年4月18日停止营业。对于关店的原因,公司称:由于之前的企业经营理念与管理经验还不成熟,没能真正地带来实实在在的商品、舒适的卖场环境和满意的服务,也没能为员工提供好的平台和福利。
在今年1月份,永辉超市发布业绩预报,预计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4.0亿元,扣非净利润则亏损高达22.1亿元。
各上市公司的年报刚刚开始发布,还拿不到全面的2024年年报数据。根据2023年年报的统计,2023年,包括永辉超市、步步高、中百集团在内的13家传统商超巨头累计亏损达到49.21亿元。
实体零售业究竟遭遇了哪些挑战?
一种观点指出,线上电商业务的迅猛发展对线下零售行业造成了巨大冲击,导致后者在竞争中处于劣势,整体业绩表现持续下滑。
然而,通过研究会员店、折扣店在过去两年的蓬勃发展,我们可以看出零售行业依旧充满活力。这表明,传统零售业需要进行变革,找到关键的盈利点。
线上零售引入了全新的商业模式,显著降低了成本。
例如,农产品、水果、海鲜等商品能够实现从产地直达消费者餐桌;定制商品能够直接从工厂送至客户手中;纯线上品牌无需承担线下实体店的费用等。
相比之下,传统零售模式由于规模庞大,运营成本高昂,且经销商和代理商的层层加价,使得其在市场中缺乏竞争力。
但这并非意味着线下零售模式本身存在缺陷,问题的根源在于供应链。
线上零售业通过构建更为高效、成本更低的供应链体系实现了突破。线下商超同样有能力实现这一变革。
一、新零售概念的终结
永辉超市的巅峰时刻,是2016年。

当时正在流行“新零售”概念。
2016年,京东斥资43.1亿元注资永辉超市; 2018年,腾讯投资42亿元入股永辉超市。
腾讯、阿里两大巨头(彼时京东还是腾讯系)开始了对零售行业的争夺大战。
2018年1月,家乐福宣布,腾讯、永辉、家乐福中国达成潜在投资意向,同时家乐福与腾讯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阿里则收购了银泰、百联、三江、高鑫零售(大润发)、盒马鲜生等零售企业。
时过境迁,如今腾讯、京东都减少了对永辉超市的注资,家乐福被多次转手到了失意的苏宁手里,阿里撤出了银泰、高鑫零售。
什么是新零售?
其实就是新支付。
2014年,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开启移动支付肉搏战。在打车、共享单车等场景全面普及后,两大巨头又把手伸到了实体零售行业。
以永辉超市为例,永辉超市遍布全国20多个省,最多上千家门店,覆盖人口超过一亿人。
对于阿里和腾讯来说,这都是优质的天使客户。让他们用支付宝、微信买单该有多香啊!
短短几年,移动支付全面普及,如今90%以上的零售场景都使用移动支付。甚至连“钉子户”公共交通(地铁、公交车)也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超过80%的移动支付使用率。
在这种情况下,零售企业的价值,在阿里和腾讯眼里就大大缩水了,“始乱终弃”成为永辉超市们悲伤的结局。
二、资本放大了试错成本
永辉超市近年来业绩非常糟糕,2021年首次亏损,公司近四年来累计亏损近百亿元。
就一个卖货的,怎么会亏损如此严重?难道有亏本卖货的情况?
永辉超市平均毛利率超过20%,按理说不应该亏损,根源在哪?
经过认真分析公司近年来的财报,我们发现公司亏损主要来自于两大部分:
一是利息支出,每年的利息支出高达十几亿,2021年最高峰达到了16.8亿元。2019年,永辉超市仗着巨头支持,大规模开店,培育超级物种等,借款达到了上百亿,这是巨额利息支出的根源;
二是资产减值损失,主要来自于长期股权投资损失,源自于当时并购云创品牌。
这两部分亏损,本质原因是资本市场的成功,让公司管理者对自身的经营能力有了不切实际的幻觉。公司在核心业务并没有明显爆发式增长的情况下,开启了大规模的扩张,而这些扩张并没有带来相应的投资回报,直接拖垮了公司的核心业务。
类似的情况在A股不胜枚举。
2014年、2015年前后,A股上涨到了一个匪夷所思的高度。很多上市公司管理者误以为资本的喧嚣是自身能力的结果,然后进行无序扩张,四处并购。
溢价并购要计入商誉,并购条款通常会有三年左右的对赌协议,业绩无法完成便会计提商誉减值准备,于是引发了2018年的A股市场的商誉爆雷潮。
腾讯投资企业有一个特点,除了要求使用微信支付外,基本不干涉企业经营。这也导致永辉超市扩张过程中没有任何约束,最终背上了重负。
三、胖东来的拯救
永辉超市公告显示,公司的辽宁区域已完成沈阳沈北吾悦广场店的胖东来模式自主调改。11月22日调改开业3天客流量超15万人次,日均客流同比增长近4倍,业绩同比增长近6倍,连续3个月均实现了盈利。
胖东来成功的内核是什么?
是真的把消费者当上帝,把员工当家人。
尽管绝大多数企业都有人力资源部门,但极少企业会把人力当资源,反而是当“耗材”。事实上,线下零售行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员工不是机器,有主动性和没有主动性带来的效益不可同日而语。胖东来通过给员工涨薪、增加假期,最大限度的释放员工积极性,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月薪3000元的员工和月薪8000元的员工,对待客户时的积极性是完全不同的。很多企业在效益差的时候选择了降薪,降薪表面上看起来是企业省钱了,但因为降薪导致员工心情不佳继而导致流失的客户和销量,远比这点工资损失更大。
人到中年,要做减法。
企业也一样。
永辉超市也算步入中年,事实证明不计代价的追逐扩张是一条错误的路。
叶国富表示,2025年永辉调改门店达200家左右,关闭门店250到350家,计划至2026年完成所有存量门店的调整。预计永辉超市全部门店缩减到500家以内。
通过和胖东来合作,主动瘦身,永辉超市有望改善经营质量,从而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