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一对夫妻为了给孩子留个保障,就约好每月往孩子账户里存钱!没成想二人离婚后,

现象研析所 2025-09-08 11:24:05

广东,一对夫妻为了给孩子留个保障,就约好每月往孩子账户里存钱!没成想二人离婚后,男子竟发现账户里只剩下900多元,而其他的钱全都被前妻私自取走了!男子被气得不轻,直接把前妻告上法庭,要求她退还这笔钱,最终法院这样判了! 2017年张某与王某步入婚姻殿堂,次年孩子小明白(化名)出生。夫妻二人满心为孩子未来打算,决定以孩子名义开立银行账户,每月各自存入1500元作为教育基金,为孩子成长保驾护航。那时,他们或许未曾想到,这个充满爱意的决定,会在未来引发一场风波。 然而,婚姻并非总是一帆风顺。后来,张某与王某感情破裂,婚姻走到尽头,两人选择离婚。离婚后,男子张某某日查看孩子账户,本想着看看为孩子攒下的教育基金有多少,却惊愕地发现账户里只剩下900多元。原本每月固定存入的钱,大部分都不翼而飞。经过查询,他发现其他钱竟都被前妻王某私自取走了。 张某又气又急,他怎么也没想到前妻会做出这样的事。在他看来,这笔钱是为孩子未来准备的教育基金,是孩子成长的一份保障,前妻的行为无疑破坏了这份为孩子的美好期许。被气得不轻的张某,决定拿起法律武器维护权益,一纸诉状将前妻告上法庭,要求她退还这笔被取走的钱。 法庭上,双方各执一词。张某认为,这笔钱是双方约定为孩子存的教育基金,属于孩子的财产,前妻无权私自取用。而王某或许有着自己的理由,但在法律面前,一切都要以事实和依据说话。 法院经过深入调查和审理,对此案有了清晰判断。法院认为,教育基金并非孩子个人财产,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双方约定以孩子名义开户存钱,但这笔钱的性质并非直接归属孩子。 从法律角度讲,在孩子未达到一定年龄、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之前,对于大额财产的支配需要监护人合理操作。然而,王某私自取走大部分钱款的行为,违背了与张某的约定,也损害了为孩子存教育基金的初衷。 同时,对于账户中原本存在的2万余元红包,法院也做出了判定。这些红包虽然是长辈赠予孩子的,但在法律上,孩子作为未成年人,其财产的管理和使用应由监护人合理进行。 而王某将这部分钱也取走,同样存在问题。最终,法院判决王某需返还相关款项,其中包括教育基金中被不合理取走的部分以及属于孩子的2万余元红包。 这起事件看似是一起普通的家庭纠纷,实则反映出诸多问题。在婚姻关系中,夫妻双方对于共同为孩子存储的资金,应有明确的约定和规范的操作。即便婚姻关系破裂,也不能忽视对孩子承诺的责任。同时,对于未成年人的财产管理,法律有着严格规定,监护人不能随意处置。 从这起事件中,普通家庭也能汲取教训。在为孩子存储教育基金等类似行为时,要提前做好规划,明确资金的使用规则和监管方式,避免日后产生纠纷。而且,无论夫妻关系如何变化,都要始终将孩子的利益放在首位。 那么,对于这起事件,大家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自己的看法。

0 阅读:1
现象研析所

现象研析所

研析现象,解读社会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