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一则消息震惊国际:卡塔尔外交部公开承认,是应美国和以色列的要求,才让哈马斯在其首都多哈设立了政治办事处。 这个决定犹如投入中东火药桶的火星,瞬间点燃全球舆论。毕竟两天前,以色列的炸弹刚落在多哈近郊,把这个 “中东调解中心” 炸得硝烟弥漫。 谁都清楚卡塔尔这些年的定位。它一直以 “中立调停者” 自居,在巴以冲突里忙前忙后。2023 年促成哈马斯释放美国人质,2024 年推动临时停火,今年年初还刚敲定新一轮停火协议。可这份声明一曝光,所有光鲜亮丽的调解光环瞬间碎成了渣。 原来所谓的中立,不过是大国手里的提线木偶。卡塔尔驻美大使早就在《华尔街日报》说过,华盛顿特别希望哈马斯在多哈设点,好方便他们暗地里沟通。现在看来,这话哪是什么自夸,分明是提前透底。 更讽刺的是以色列的操作。过去几年,以色列官员骂卡塔尔骂得最凶。他们一会儿说卡塔尔给哈马斯 “送钱”,一会儿指责卡塔尔的调停 “不老实”。2024 年甚至直接封杀半岛电视台,说这家卡塔尔媒体 “偏帮恐怖分子”。 可转过头来,正是以色列自己点头,让哈马斯在多哈安营扎寨。这种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操作,连基本的体面都不顾了。卡塔尔外交部在声明里气得直戳内塔尼亚胡痛处,说他明明知情,却故意抹黑卡塔尔 “窝藏哈马斯”,就是为轰炸找借口。 卡塔尔自己也够憋屈的。这些年为了当调解人,砸的钱可不少。光是给加沙的援助,每月就高达 3000 万美元,又是修基建又是发补贴。哈马斯的头头脑脑们在多哈住得安稳,谈判桌上的咖啡都是卡塔尔买单。 可换来的是什么?9 月 9 日那天,以色列的导弹直接炸到了多哈。当时哈马斯代表团正在谈美国提出的停火方案,炸弹就这么毫无征兆地落下来。 最让卡塔尔心寒的是美国的反应。作为美国 “非北约主要盟国”,自家地盘挨炸后,美军基地就在旁边,却等了 10 分钟才打来所谓的 “预警电话”。这哪是什么盟友,分明是被卖了还帮着数钱。 这些年卡塔尔的外交算盘打得噼啪响。它一边抱紧美国大腿,让乌代德空军基地成了美军在海湾的最大据点;一边又跟伊朗、塔利班这些美国眼中的 “问题方” 保持联系。 对以色列更有意思,没建交却偷偷搞贸易,想左右逢源当 “中东瑞士”。可小国的雄心,终究架不住大国的算计。 美国嘴上夸卡塔尔调停有功,转头就在安理会四次否决停火决议;以色列拿卡塔尔当谈判缓冲区,却连基本的东道主安全都不保障。这次炸多哈,根本就是撕破脸告诉卡塔尔:别太把自己当回事。 现在整个中东都在看卡塔尔的笑话。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急得跳出来谴责以色列 “侵犯主权”,可安理会的紧急会议都能从 10 日拖到 11 日。阿拉伯国家更是心惊胆战,连美国的铁杆盟友都能说炸就炸,自己的安全又能靠谁? 卡塔尔首相穆罕默德怒吼要 “集体回应”,要追究内塔尼亚胡的责任,可明眼人都看得出,这话更像是给自己壮胆。毕竟基地还在美国人手里,石油美元结算还得看美国脸色,所谓的 “追究责任” 恐怕最终只能不了了之。 说到底,卡塔尔落到今天这步田地,也是自找的。它以为帮美以看管哈马斯,就能换来安全保障;以为捧着 “调解人” 的招牌,就能在大国间游刃有余。 可忘了国际关系里最基本的道理:拿人好处就得背锅,替人办事难免挨刀。现在办事处是按要求设了,停火协议也促成了,结果自家领土遭了轰炸,美国还装聋作哑。这种 “费力不讨好” 的活,换谁都得憋屈死。 卡塔尔已经宣布要 “重新评估斡旋角色” 了。这个决定倒是清醒得及时。只是不知道其他还在幻想 “小国大外交” 的中东国家,能不能从卡塔尔的遭遇里看清现实:把安全寄托在别人身上,把命运交到大国手里,从来都没有好下场。 这次的炸弹和声明,与其说是外交风波,不如说是给所有中东 “王爷” 们敲响的警钟 —— 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自己的安全还得自己攥在手里。
9月11日,一则消息震惊国际:卡塔尔外交部公开承认,是应美国和以色列的要求,才让
康安说历史
2025-09-13 22:40:07
0
阅读: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