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灼灼韶华》时,真的被褚韶华的生意头脑惊艳到,却也为她的遭遇憋了一口气。不过是瞥见婆婆的珍珠耳环,她瞬间想起爷爷提及的珍珠美容药方,立刻跑去和公公商量做玉容粉生意——后续通过给青楼女子赠样试用打开市场,让陈家药铺利润涨五成,这份眼光和行动力,比家里的男人都强。
可功劳摆在眼前,结局却让人意难平。公公最初被韶华的能力打动,同意她进药铺做事,本以为遇到了开明长辈,谁知婆婆一句话就扭转了局面:“儿媳妇始终是外人,儿子才是亲生的”,劝公公把玉容粉生意交给二儿子。更让人寒心的是,公公真的改了主意,只给韶华安排了点货记账的杂活,完全无视她才是这门生意的“创始人”。
最让韶华委屈的,大概是丈夫陈大顺的态度。他没站出来为妻子争取,反而劝她“都是一家人,给谁都一样”,可这话哪里公平?韶华靠自己的智慧为家里创收,却因为“儿媳妇”的身份,连主导生意的资格都没有。这场关于玉容粉的风波,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旧时代家庭里“亲疏有别”的现实——再能干的儿媳妇,在关键时刻,终究抵不过“亲生儿子”的分量,那句“外人”,戳得人心里发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