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周迪道被捕,面对酷刑,他很快选择了投降。但没多久,他就给上级写了一封

趣史小研究 2025-09-15 16:36:26

1944年,周迪道被捕,面对酷刑,他很快选择了投降。但没多久,他就给上级写了一封信:“日军争取我投降,我无法逃脱,不如将计就计!” 1944年那会儿,抗战已经到了最啃骨头的时候。日军疯了一样搞“清乡”、“扫荡”,咱们新四军在浙东根据地的日子过得那叫一个紧巴。枪支弹药缺,药品粮食更缺。这时候,组织上交给浙东财经委主任周迪道一个硬任务:出去搞钱,目标800万!这笔钱,是整个根据地的命脉。 周迪道是老资格了,1927年就入党,跟着队伍爬过雪山、走过草地,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领了任务,他二话不说,一头扎进了敌占区。这活儿不好干,跟商会周旋,找开明乡绅谈心,等于是在老虎嘴边拔牙。眼瞅着经费筹得差不多了,意外发生了。 一个叛徒的出卖,把他直接送进了日本宪兵队的牢房。 消息传回根据地,大伙儿都懵了。周迪道是谁?是条铁打的汉子。可没过几天,更让人炸锅的消息来了:周迪道“叛变”了!在日军的酷刑下,他没扛住,全招了。一时间,惋惜的、咒骂的,说什么的都有。一个久经考验的老同志,怎么就在胜利前夕倒下了? 鬼子那边也挺得意,抓到了新四军的“财神爷”,还让他归顺了,这可是个大功。他们给周迪道松了绑,让他可以在城里自由活动,当然,背后总有几双眼睛死死盯着。他们以为掌控了一切,却不知道,这只是周迪道计划的第一步。 周迪道心里跟明镜似的,硬碰硬就是死路一条,经费送不出去,自己也白白牺牲。他被捕后,脑子里就一个念头:怎么把命留住,把任务完成。他冷静地分析了局势,很快就做出了一个胆大包天的决定——假投降。 机会很快就来了。他利用一次被押送的机会,偷偷用烟盒纸写了封信,辗转交到了浙东游-击纵队保卫科长丁公量手上。信的内容,就是标题那句话:“日军争取我投降,我无法逃脱,不如将计就计!” 这封信,让浙东纵队的司令员何克希和政委谭启龙陷入了沉思。相信他?万一他是真投降,这就是个陷阱。不信他?周迪道同志的为人他们清楚,这背后肯定有文章。最终,对同志的信任占了上风。他们决定,赌一把!组织上批准了他的计划,并悄悄派了几名同志潜入宁波,配合他的行动。一个代号“400”的反间谍小组,就这么在敌人的心脏里悄然成立了,周迪道的代号是401。 接下来的日子,周迪道彻底“放飞自我”,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汉奸”。日本人为了考验他,花样百出。让他去逛妓院,他就去,但跟同志们约好,只“睡干铺”,绝不乱来,还得故意弄出点动静给外面监视的人听。让他去鱼肉乡里,他也去,抢了老百姓的东西,回头再偷偷派人加倍补偿。 为了让戏更真,他甚至张罗着要娶个“小老婆”。日本人铃木政一还真以为他腐化堕落了,积极地帮他物色。周迪道在监狱里“看上”了一个女犯人,凭着直觉,他断定这也是自己的同志。这个名叫莫奇的女同志,就这么被他以“娶亲”的名义救了出来,成了他工作上的搭档,代号406。两人假扮夫妻,甚至还上演了“怀孕”又“流产”的戏码,把日本人骗得团团转。 取得了敌人的信任,真正的工作才算开始。周迪道利用“汉奸”的身份,给日本人提供了大量“情报”。当然,这些情报都是半真半假。要么是新四军马上要公开见报的消息,他提前送过去,让日本人觉得他神通广大。要么就是新四军的行动计划,但他总能掐着点送,等日军出动时,我们的人早就转移了,让他们次次扑空。 这样的潜伏生涯,每一天都像在走钢丝。最危险的一次,小组的情报差点暴露。因为一份报纸上的文章,铃木怀疑到了小组成员王福舟的头上,把他抓了起来。组织上甚至准备好了让他们全体撤离的预案。但周迪道硬是顶住了压力,他利用铃木对一个中国“干妈”徐老太太的信任,巧妙地设计了一场对话,把泄密的责任推到了一个不存在的“大嘴巴”身上,成功解救了同志,化解了危机。 就这样,周迪道和他的“400小组”,像一把尖刀插在敌人的心脏,源源不断地输送情报、药品、经费和武器。他们策反了伪军,除掉了叛徒,为根据地立下了汗马功劳。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周迪道终于可以卸下“汉奸”的伪装,带着他的小组成员,以及被他们策反的60多名伪军,携带两艘汽艇和大量武器电台,回到了四明山根据地。当战友们再次看到他时,所有的误解都烟消云散,只剩下最深的敬佩。

0 阅读:156

评论列表

酒醉的探戈

酒醉的探戈

1
2025-09-16 00:41

一沛胡言。

猜你喜欢

趣史小研究

趣史小研究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