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又双叒叕想“入常”了?这次连莫迪生日都成了理由… 联合国那边刚有点动静,秘书长古特雷斯随口提了句安理会改革的事儿,印度这边立马就支棱起来了,恨不得把聚光灯全打自己身上。 这几天印度媒体正扎堆给莫迪过 75 岁大寿,满屏的祝寿文章写着写着就拐到老话题上了 ——咱印度啥时候能进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这操作熟得不能再熟,但凡国际上有半点改革风声,印度准保第一个跳出来刷存在感,只不过这次连总理生日都成了蹭热度的由头,也是够拼的。 要说印度想当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那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了。早从 2004 年起,他们就拉上日本、德国和巴西组了个 "四国联盟",抱团取暖要冲击常任理事国席位。 那会儿他们信心满满,觉得凭印度的体量和影响力,怎么也该有个常任理事国席位。结果呢?折腾了快 20 年,连门儿都没摸着。 2005 年他们提交的改革草案,因为非洲国家不满意没拿到足够支持,直接成了废案。之后又断断续续闹了好几次,每次都雷声大雨点小,最后全不了了之。 可印度这股子韧劲是真够强,失败多少次都不气馁,只要有机会就接着喊 "入常" 的口号。这次古特雷斯一提改革,印度媒体就跟打了鸡血似的。 各大报纸、电视台一边祝莫迪生日快乐,一边算起了账:咱们印度人口占世界五分之一,经济体量排全球第五,联合国维和部队里印度兵最多,凭啥不能当常任理事国? 这话听着有点道理,但安理会那五个常任理事国可不是看这些选的。就说联合国维和部队吧,印度确实派了不少人,但真到了关键决策上,派兵多少根本不是决定性因素。 而且安理会改革这事儿喊了三十多年,光讨论方案就吵翻了天,哪是那么容易改的?印度心里打得算盘其实挺清楚,借着莫迪生日搞这波宣传,一来能在国内拉一波民族主义情绪,二来也想给国际社会施压。 这种把国家诉求和领导人诞辰绑在一起的操作,莫迪政府早就玩熟了。前几年莫迪过生日,人民党就搞过全国性的公关活动,又是发配给袋又是寄明信片,把祝寿变成了政治宣传。 只不过这次换了个更宏大的主题,想借着安理会改革的东风把事儿办成。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却骨感得很。安理会那五个常任理事国,没一个真心想扩编的。 美国虽然嘴上说支持改革,却把重点放在给非洲加席位上,对印度的态度模棱两可。中国更直接,明确表示反对 "预设改革成果",言下之意就是不赞成急着给印度这类国家常任理事国席位。 俄罗斯那边态度也暧昧,毕竟多一个常任理事国就多一分制衡,谁也不想给自己添麻烦。常任理事国手里的否决权可不是摆设,最近美国刚在加沙停火决议上用了否决权,14 票赞成照样没用。 印度要是真进了常任理事国,其他国家想办事就更难了,谁会乐意? 除了常任理事国这关,印度还得面对不少 "拦路虎"。巴基斯坦就明着反对,说印度入常会威胁南亚安全。 意大利、阿根廷这些国家也抱团反对德国和巴西入常,形成了 "团结谋共识" 阵营,专门跟四国联盟对着干。大家都心知肚明,安理会改革本质上是权力重新分配,多一个常任理事国就意味着其他人权力被稀释,自然阻力重重。 就算常任理事国松口,印度还得跟 "盟友" 们内斗。德国、日本、巴西都盯着常任理事国席位呢,大家虽然表面上是联盟,暗地里却互相拆台。 日本想入常被中韩怼,德国受意大利牵制,巴西在拉美也有不少反对声音。这四国就像四条饿狼抢一块肉,谁也不肯让步,最后往往是互相拖后腿。 印度国内倒是一片叫好声,媒体天天鼓吹 "印度世纪",网民也跟着热血沸腾。可反对党看得明白,这事儿更多是莫迪转移视线的把戏。 安理会改革这事儿比登天还难。美国最近抛出的新方案看着热闹,又是给非洲加席位,又是设小岛屿国家非常任席位,但根本没提给印度这类国家常任理事国席位的事儿。 没有常任理事国的真心支持,印度再怎么折腾也白搭。这就好比几个富人俱乐部的会员,哪会轻易让外人进来分蛋糕?莫迪生日这波热度估计还能炒一阵子,印媒会继续连篇累牍地分析入常前景,政府官员也会时不时放些进展顺利的消息。 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更像是场政治真人秀。安理会改革涉及全球权力格局重构,别说两个月,就是再等二十年,印度能不能如愿都不好说。 毕竟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光靠喊口号和蹭热度是没用的,真要想当常任理事国,还得拿出硬实力和让各方都认可的诚意来。就目前这架势,印度的入常梦,恐怕还得做一阵子。
中美一达成共识,印度最先坐不住,一个“180度大转弯”让各方目瞪口呆中美在马
【28评论】【5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