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出现成群“夜光鸟”,专家:矶鹬,网友:警惕敌方无人机

鱼缸里的假山 2023-08-21 23:30:33

最近,黑龙江大兴安岭的网友在夜间观察到惊艳的一幕,一群发着光的鸟型生物从天空中飞过,就像一颗颗流星划过天际。这种发光的东西真的是鸟类吗?为何我们从没听说过有鸟会发光?

在黑龙江省的大兴安岭地区,有一种神奇的鸟类,它们在夜晚能够发出微弱的荧光,这些鸟类被当地人称为“夜光鸟”,它们的每次出现都会引起了很多人的好奇和惊叹。但是,这些夜光鸟究竟是什么呢?它们为什么会发光呢?它们又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呢?

权威鸟类专家张明辉教授解开了了大家的疑惑,他说:“这些夜光鸟其实是一种叫做矶鹬的鹊类鸟儿。

矶鹬是一种小型的鹬科鸟类,它们的体长约为16-20厘米,体重约为40-60克。它们的头、颈和上体呈橄榄褐色,有黑色的细纹和斑点,眉纹和眼圈为白色,下体为白色,颈侧和胸侧有灰褐色的斑块。它们的嘴短而直,黑褐色,下嘴基部有淡绿褐色,脚为灰绿色。它们的飞羽为黑褐色,除了第一枚初级飞羽外,其他飞羽都有白色的端斑,在翼后缘形成一条白色的带状。它们的尾羽为深褐色,外侧尾羽有白色的短斑和横斑。它们的冬羽和夏羽相似,但上体较淡,斑纹不明显,翼覆羽有皮黄色的尖端。

矶鹬分布于欧亚大陆中纬度地区,越冬于欧亚大陆南部和非洲及澳大利亚等地。它们是一种季节性迁徙的鸟类,在中国北部为夏候鸟,在南部为冬候鸟。春季于3月末4月初即有个体迁到长白山繁殖地,大量在4月中下旬,秋季于9-10月迁离繁殖地南迁。在中国,它们主要分布于东北、河北和西北多地,越冬于长江流域及以南各省。它们喜欢栖息于低山丘陵至山脚平原的江河、湖泊、水库等沿岸,经常在布满石头的河滩上行走,寻找小鱼小虾。

矶鹬经常单独或成对活动,非繁殖期也会一小群一起。它们行走时步履轻盈,头不停地点动,尾不断上下摆动。它们性机警,受惊后立刻起飞,通常沿水面低飞,飞行时两翅朝下扇动,身体呈弓形。它们也能滑翔,特别是下落时。它们常边飞边叫,叫声似“矶-矶-矶-”声。

矶鹬最神奇的地方就是它们能够在夜间发出微弱的荧光,就像一颗颗流星划过天空。这是因为它们的羽毛中含有一种叫做荧光素的物质,可以在白天吸收紫外线,并转化为可见光。这种荧光素在白天时会被阳光所掩盖,所以只有在夜晚才能看到矶鹬的发光效果。

荧光素是一种能够在黑暗中发光的物质,它们的原理是利用电子跃迁产生的能量差来发射光子。当荧光素吸收紫外线或其他高能光时,它们的电子会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形成激发态。当这些电子回到基态时,就会释放出多余的能量,形成可见光。这种可见光的波长和颜色取决于电子跃迁的能量差。

荧光素可以存在于很多生物体中,比如萤火虫、水母、珊瑚等。它们可以用来进行交流、吸引伴侣、捕食或防御等。对于矶鹬来说,发光可能是一种适应性进化,有助于它们在夜间进行交流和保护自己。因为矶鹬是一种候鸟,在迁徙过程中需要经过很多不同的环境和气候,如果能够在黑暗中发出信号,就可以更好地与同伴保持联系和协作。同时,发光也可以让矶鹬更容易找到食物和水源,或者吓走一些敌人。

网友分享的照片很快就在网上引起了轰动,很多网友都对这些夜光鸟感到好奇和惊讶。不过,也有一些网友表示怀疑和担忧:“会不会是敌方的无人机?”“小心是敌方的仿生鸟!”

大家的担忧也不是空穴来风,如今的国际形势比较动荡,中国的周边战争不断,无人机更是现在战场的大杀器。2023年5月3日凌晨,就有两架来历不明的无人机飞入俄罗斯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上空,企图攻击俄方的重要建筑,刺杀俄罗斯总统普京。后来,其中一架无人机在克里姆林宫元老院上空爆炸,另一架无人机被俄方使用雷达战术系统击落,爆炸和冒烟的场面被附近的居民和监控摄像头拍摄下来。这次事件也引发了外界对莫斯科防空能力和乌克兰无人机技术的关注和讨论 。

有了这样的前车之鉴,网友们的担心也就很有道理了。不过现在已经确定这就是大兴安岭一带能见到的候鸟矶鹬,大家可以放心了。

大兴安岭地区是我国最大的森林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区之一,近年来当地政府和人民为了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采取了很多有效的措施,比如禁止滥伐滥猎、恢复植被、增加湿地面积等。这些措施使得大兴安岭地区的生态系统更加稳定和丰富,也为很多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和繁衍条件。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夜光鸟的出现是大兴安岭地区生态环境改善的一个标志。”

0 阅读:4

鱼缸里的假山

简介:一个喜欢养鱼的科普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