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台湾《上报》刊登了一篇文章,大意是特朗普想让台湾增加军费,不过台湾社会对增加军费一事非常反感,而在选民的支持下,国民党和民众党也在台立法机构削减赖清德当局所提出的军费预算,而赖清德本人也担心得罪选民,在军费问题上的表现很谨慎。但特朗普可是一个说一不二的人,他会如何对付台湾?
特朗普在竞选期间曾多次表达“协防”台湾的困难,为此他提出了台湾要交“保护费”。特朗普话里话外暗示台湾若不交“保护费”,将放弃台当局。不过这篇文章提出了一个观点:如果台湾在军费问题上不满足特朗普的要求,后者将直接使用“关税”对付台湾。
这篇文章是这么说的:近期台湾政坛围绕削减各项预算一事闹得不可开交,为此甚至还引发了一场蓄势待发的“大罢免”行动。在野的国民党和民众党对赖清德当局所提出的预算进行了一定幅度的删减,防务领域的费用删减也在其中,主要内容包括删减造潜艇以及无人机的预算。
国民党和民众党之所以敢大幅删减赖清德当局的预算,一个原因是台湾政坛有一个“心照不宣”的惯例,在野阵营在台立法机构删减执政当局的预算是一个常态,当初民进党在野时也经常删减国民党所提交的总预算。
另一个原因则是台湾社会对民进党当局增加军费的行为非常反感,他们认为台湾的军费开支占到生产总值的2%已然足够。其余的预算应该用在住房、教育以及解决其它社会问题方面。台湾社会有相当一部分群体还认为,民进党增加军费的行为属于“穷兵黩武”。而这也是国民党和民众党删减军费预算的底气所在。
但远在太平洋另一侧的特朗普可是另一番想法。在上台前,特朗普就已扬言台湾距离美国本土如此之远,而距离大陆那么近,要让美军“协防”非常困难,台湾必须要交“保护费”。特朗普还特别为“保护费”开了一个价:军费开支必须占到生产总值的10%。虽然特朗普一向发言比较浮夸,不能将这一标准作为他的“底线”。但美国新任副防长科尔比提出了“生产总值5%”的军费标准。总而言之,特朗普政府对台湾的立场是明确的:美国不满台湾的军费太低,必须要大幅增长。
但当下台湾社会正不断要求删减军费,如果看到台湾的军费还是没有进展,特朗普会如何对付台湾呢?首先看一看特朗普上台后是如何对付美洲国家的。特朗普认为加拿大应负起让芬太尼流入美国的责任,而墨西哥应该阻止非法移民,因此他对两国加征关税以压迫对方就范。当面对和哥伦比亚的非法移民纠纷问题时,特朗普又拿出加征关税的威胁迫使对方就范,这些案例都显示:特朗普的全球关税主张是一个用来强迫各方在政策上配合美国的“大棒”。
特朗普的想法很简单:不服从美国政策,就要加征关税。那么他会如何使用“关税大棒”逼迫台当局就范呢?目标很有可能是半导体。特朗普曾多次扬言要对台湾地区出口到美国的半导体芯片加征重税,如果台湾不在“保护费”问题上满足特朗普的要求,后者很有可能要对台湾的半导体下手。
这篇文章认为:台立法机构的大多数民代其实和台积电等半导体没有直接关系,后者也很少在选举中向这些民代提供政治献金,因此国民党和民众党预计不会向特朗普就范。
赖清德的立场颇为尴尬,他想满足特朗普的要求,但台湾社会对增加军费的抵触又使他不敢走得太远,而当下又面临在野阵营卡军费预算,赖清德是一筹莫展,如果拖得时间过长,特朗普很有可能会向台湾地区挥起“关税大棒”。
不过从现实角度出发,如果台湾在军费问题无法满足特朗普的要求,后者使用“关税”的概率其实并不高,他有一定的概率会直接炮轰台当局,甚至不排除用“放弃协防”做威胁。因为特朗普一直不想让美军再去涉足海外纷争,更不想去保护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