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竹林(1914—1944)著名抗日英烈和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他为创建和巩固鲁西抗日根据地作出了重要贡献,最终在反“扫荡”斗争中英勇牺牲。[祈祷][祈祷][祈祷] 颜竹林(原名:颜景隆)山东省临清县人(今临清市),自幼读书,先后在临清第三高级小学、山东省立第十一中学学习。1932年,他考入山东省立第三师范学校(聊城),1935年毕业后回乡从事教育工作,先后在临清第十区桑园镇第七高级小学(桑园高小)任教务主任,后到临清市内第一完小(西南关小学)任教。 在任教期间,他积极联络进步教师,订阅进步刊物,利用多种形式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1936年,丁浩川主编《临清日报》时,颜竹林担任副刊《乡村教师》的主编,积极宣传抗日救亡思想。 1937年4月,颜竹林由中共鲁西北特委成员徐运北介绍,与李葵元、黑若仙一同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成立了中共临清特别支部,颜竹林担任组织委员。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颜竹林转入乡下与丁浩川等人组织抗日游击队等活动。他曾参加和领导了反对国民党第四区专员赵仁泉裹胁民枪南逃的“留枪运动”。他曾敞开自家大门,专门接待从华北前线退下来的国民党军散兵游勇,管吃管住,并用自己的便衣换得枪支,为组织抗日武装积累武器。 1938年2月,颜竹林赴冀南抗日军政干校学习,结业后先后任十六支队教官、中共临清工委书记。根据上级指示,他与郭少英、王笑一等人建立了“战委会”(战地动员委员会),并担任战委会的锄奸部长。在此期间,他一面组织武装力量,开展游击活动,打击日伪;一面发动爱国士绅,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扩大抗日队伍。 他领导临清党组织积极开展反奸斗争,查清当地汉奸部队情况并绘制成图,引导八路军东进纵队进入临南,一举消灭伪军千余人,获枪千余支。同时,他领导的战委会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处决汉奸头目,瓦解日伪政权,鼓舞人民斗志。 1938年底,颜竹林任中共鲁西北特委委员,后特委撤销,成立中共鲁西一地委(亦称鲁西北地委),颜竹林任地委宣传部长,坚持鲁西北的斗争。 1939年秋天,颜竹林等人原计划去延安中央党校学习,因形势恶化受阻于北方局,遂留北方局党校学习。1940年7月学习结业后,被分配到中共鲁西区党委党校担任教育科长。 1941年2月,中共鲁西区党委为了加强对巨野、菏泽、金乡、嘉祥、成武5县边区工作的领导,在巨南地区成立中共巨南工委和巨菏金嘉成五县联合办事处,由颜竹林任工委书记。他经常深入游击区,发动群众,宣传抗日方针和政策,使巨南地区的根据地连成一片。他重视组织建设,积极发展中共党员,发挥农会、妇救会、民兵等组织的作用,开展反霸斗争,推行减租减息运动,成绩卓著。 在武装斗争方面,颜竹林积极动员群众参军参战,为主力部队输送了大批有生力量。1941年10月,他参与筹划并领导了拔除金乡羊山集伪军据点的战斗,毙伤俘伪军300余人,缴获大量武器弹药,扩大了巨南抗日根据地。 1944年5月12日,在成武县桃花寺乡郝海村(也有资料称为郝海村),中共巨南工委和五县联办机关遭日伪军五六百人包围。发现敌情后,颜竹林立即组织突围,他让战友裴志耕带领机关人员撤退,自己与留下的五连战士掩护。 在突围中,颜竹林不幸腿部中弹,日军对他紧追不舍。他毅然命令警卫员和秘书用马驮着文件先走,自己断后掩护。在同日军的搏斗中,他弹尽援绝,壮烈牺牲。 颜竹林牺牲后,他的遗体最初安葬于牺牲地成武县郝海村。1946年3月,中共卫东县委、县政府为颜竹林及其弟弟颜海川(亦为革命烈士)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会后将颜氏兄弟的遗骸重新进行了安葬。 颜竹林烈士为民族解放事业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他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将继续被后人铭记。 #记录我的2025# #不忘先辈致敬先烈#
“国军死了267位将军,而‘对方’只战死了一位将军!”93阅兵之后,台岛将军名嘴
【314评论】【29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