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应该早就发现了,俄罗斯虽然可以大规模空袭乌克兰所有的军事目标和工业基地,但是最后根本无法改变俄罗斯和乌克兰对峙的局面,因为乌克兰所有需要的武器都是来自于北约国家制造和援助的,乌克兰国内根本没有能力制造,这也是西方援助一停,泽连斯基就怒骂的原因。 轰烈烈的空袭画面,总觉得像在看一部没完没了的连续剧,俄罗斯的导弹和无人机呼啸而过,精准砸向乌克兰的军营、工厂,甚至是那些藏在城市边缘的补给线。 普京那边呢?据说他们的光纤无人机产量在2025年翻了一番,每个月能蹦出5万多架,这些小玩意儿抗干扰能力强,飞得更远,简直成了战场上的隐形杀手。 俄罗斯空军和导弹部队日夜不休,目标锁定得那叫一个准:军事基地、工业园区、能源设施,全都挨个儿招呼,可问题是,打了这么久,局面还是老样子,两边你来我往,僵持在那儿,谁也别想轻易拉开比分。 2022年2月那会儿,好多人包括不少西方分析家,都觉得俄罗斯这波“特别军事行动”来得猛,凭着坦克洪流和空中优势,三下五除二就能把基辅的灯光都给掐了。 结果三年多过去了,战线从顿巴斯拉到赫尔松,又绕到库尔斯克,俄罗斯推进了那么点地儿,平均每天就几百米,代价却大得吓人。 乌克兰总司令赛尔斯基9月份刚报了个数字:光今年上半年,俄军伤亡就逼近30万,俄罗斯呢?他们在组建战略预备队,招了近30万人签约,可这不就是明摆着告诉大家,这仗还得接着熬吗? 说到底,普京这回是真栽进去了。俄罗斯的空军和导弹库存确实深厚,他们能大规模空袭乌克兰的军事目标,炸掉炼油厂、铁路枢纽,甚至是那些试图修复的电力站,9月份的军演上,普京亲自督阵,和白俄罗斯一起练兵,分享乌克兰战场上的无人机心得。 那些光纤中继无人机,能把信号接力传到20公里外,帮着前线部队避开乌克兰的电子战干扰,可你炸得再狠,乌克兰的坦克和战车还是源源不断冒出来,士兵们手里的步枪、肩扛导弹,也没见断货。 为什么?因为乌克兰自己压根儿没那工业底子,他们的军工厂在战前就依赖进口,坦克线、无人机组装、甚至轻武器弹药,全都指着北约那帮兄弟供着。 北约这两年援助的规模,简直是刷新纪录,2024年他们砸进去500亿欧元,2025年上半年就追加了350亿,预计全年能破500亿大关,欧洲盟国扛了大头,德国8月份刚宣布投5亿美元,从美国采购爱国者防空系统和弹药,直接走北约的“优先乌克兰需求清单”渠道。 荷兰、丹麦、挪威、瑞典也凑了份子,5亿欧元打包送过去,包括无人机和反坦克导弹,英国和德国领头乌克兰防御联络小组,协调着从波兰的热舒夫机场往东线运货,乌克兰的F-16战机、豹2坦克、HIMARS火箭炮,这些高大上的家伙,全是北约的“贴心大礼包”。 没有这些,乌克兰的阵地早崩了,俄罗斯空袭再猛,也只是挠痒痒,炸掉一个补给点,北约那边立马补上两个。 这就说到泽连斯基那边的火气了,这位喜剧演员转行的总统,本来是靠着铁杆盟友的军援稳住阵脚,可一到援助节奏慢下来,他就忍不住开炮。 3月份那会儿,美国特朗普政府因为白宫会晤闹翻天,直接暂停了军援,泽连斯基急眼了,当场说“这是对乌克兰的背刺,我们得谈矿产协议换和平”,欧盟那边也卡了壳,7月份因为腐败调查扣了17亿欧元,泽连斯基公开抱怨“西方在关键时刻掉链子”。 9月份,俄罗斯无人机误入波兰领空,北约紧急部署“东方哨兵”空中巡逻,泽连斯基又跳出来喊:“援助不能停,俄罗斯的威胁就在眼前!” 你说他这不是气急败坏吗?因为他知道,援助一断,乌克兰的火力线就得露怯,俄罗斯的空袭能瘫痪他们的工业,但真正续命的,是那些从德国港口、波兰机场源源不断的集装箱。 大国间的对峙,从来不是一锤子买卖,俄罗斯的空袭虽猛,却改不了援助链的铁律,乌克兰的韧性,靠的不是本土工厂,而是盟友的“外挂”,普京的预言家气场,早被现实戳破;泽连斯基的怒骂,不过是求生的本能。 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各位在评论区留言!
普京应该早就发现了,俄罗斯虽然可以大规模空袭乌克兰所有的军事目标和工业基地,但是
洞察观史
2025-09-22 17:44:0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