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诸葛亮穷极一生都没有北伐成功?毛主席:他最少犯了三个错误

李大嘴说 2024-11-04 13:16:51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这句千古名言,一直被后人所津津乐道。

可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间的沉淀总是能洗去浮华,露出本质。

诸葛亮,这位被无数后人所称赞的三国军师,在毛主席的眼中,却并非完美无瑕。

毛主席对诸葛亮的评价,并非简单的褒贬,而是深刻的剖析,直指诸葛亮战略决策的失误,以及这些失误对蜀汉政权带来的深远影响。

这种冷静客观的分析,恰恰体现了毛主席“以史为鉴,知兴替”的思想精髓。

诸葛亮的光辉事迹,无需赘述。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空城计,这些脍炙人口的故事,早已深入人心。

但鲜有人思考过,诸葛亮穷其一生,也未能实现匡扶汉室的宏愿,这其中究竟有何深层原因?

或许,毛主席的评价,能给我们提供一些新的思考角度。

诸葛亮的战略失误

《隆中对》这份被后世奉为经典的战略蓝图,在毛主席看来,却存在着根本性的缺陷。

“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毛主席直接指出了诸葛亮战略的失误。

诸葛亮的战略构想,建立在“东联孙吴,北拒曹操”的基础之上,并计划最终“二分天下”。

这在当时,无疑是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但其可行性,却值得商榷。

蜀汉,相比于曹魏和孙吴,实力最为薄弱,在这样的情况下,分散兵力,无异于自断臂膀。

荆州和益州,地理位置相隔甚远,一旦发生战事,相互支援难度极大。

毛主席曾多次强调“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的道理。

可在诸葛亮的眼中,一城一地的重要性远大于军队,过度追求底盘的扩张与侵占,才会导致自身出现无兵可用的尴尬境地。

而荆州的丢失,和关羽的死亡,直接导致了刘备发动对吴作战,结局想必大家都是很清楚,刘备大军被陆逊一把火烧完了,他自己托孤诸葛亮,就撒手人寰去了。

尽管关羽的性格缺陷是导致荆州丢失的直接原因,但从根本上来说,是诸葛亮的战略失误,将蜀汉置于了危险的境地。

毛主席在分析淮海战役时,曾指出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的重要性,如果诸葛亮能够将兵力集中于一点,或许蜀汉的命运将会改写。

毛主席在指挥战争时,总是能够准确把握主要矛盾,集中优势兵力,一击制敌。

在淮海战役中,毛主席果断放弃了原先的分散作战计划,集中兵力围歼黄百韬兵团,最终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这种魄力,正是当时的诸葛亮所欠缺的,如果诸葛亮能够想办法让关羽固守而不出,集中蜀汉的全部兵力出汉中北伐,鹿死谁手还犹未可知。

用人失察: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而关于诸葛亮的调兵遣将方面,他也有根本性的不足,临阵布兵,诸葛亮的能力自不必说,但往往在一些非常重要的任命上,他却会出现非常大的失误。

毛主席就曾说过:“诸葛亮也有错用关羽和错用马谡的时候啊!”这句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诸葛亮用人失察的问题。

关羽,性格高傲,目中无人,这在当时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让这样一个人镇守荆州,无异于羊入虎口。

关羽的轻敌冒进,最终导致了荆州的丢失,也断送了自己的性命。

虽然关羽的位置鲜有人可以替代,但诸葛亮没有留下一位可以跟他平起平坐人物做后手,不得不说是一个失误。

而马谡就更不必说了,简直是纸上谈兵的典型代表,街亭之战,诸葛亮力排众议,任用马谡镇守街亭。

马谡丢失了街亭,直接浪费了蜀汉的大好局面,导致了第一次北伐的失败。

而毛主席在用人方面,则展现出了卓越的智慧,粟裕、陈毅、刘伯承等将领,都是毛主席慧眼识珠,委以重任,最终为中国革命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诸葛亮用人最大的败笔,或许就在于他过于追求完美,忽略了人才的培养和发展,他对于犯错的将领,往往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例如斩杀马谡。

这种做法,虽然维护了军纪,但也扼杀了人才的成长空间,相比之下,毛主席则更加注重对人才的培养和引导,即使是犯了错误的同志,也给予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

不知变通

毛主席在指挥战争时,总是能够根据战场形势的变化,灵活调整战略战术。

在红军长征途中,面对敌军的围追堵截,毛主席果断放弃了原定的北上计划,改向西进,最终实现了战略转移。

这种灵活应变的能力,正是诸葛亮所欠缺的。

街亭之战后,诸葛亮每次出兵都必定亲自坐镇,这说明他已经意识到了自己之前的错误,然而,之前的失误已经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蜀汉的北伐之路也变得更加艰难。

毛主席在军事指挥方面,强调“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他认为,在战略上要敢于藐视敌人,树立必胜的信心;在战术上要认真研究敌情,谨慎行事,不打无准备之仗。

这种战略思想,与诸葛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诸葛亮在北伐过程中,往往过于谨慎,错失良机,最终导致北伐的失败。

历史的回响

毛主席和诸葛亮,都是具有雄才大略的历史人物,他们都为自己的事业奋斗了一生,都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却未能实现自己的宏愿;毛主席则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毛主席对诸葛亮的评价,并非要否定诸葛亮的功绩,而是要以史为鉴,为后人提供借鉴。

他希望“我们党能多一些像诸葛亮这样的人”,同时也希望后人能够吸取诸葛亮的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以史为鉴

历史,是一面镜子,映照着过去,也指引着未来,毛主席对诸葛亮的评价,正是这种“以史为鉴”思想的体现。

诸葛亮的忠诚、勤勉、智慧,值得我们学习;他的失误,也提醒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句古训,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学习历史,并非为了简单的模仿或复制,而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过去,把握现在,创造未来。

尽管诸葛亮未能实现统一中原的夙愿,但他的人格魅力和鞠躬尽瘁的精神,却超越了时代,成为了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信源:

读书文摘:《毛泽东品评诸葛亮》(2011年7月1日)

档案管理:《毛泽东妙评三国:诸葛亮<隆中对>有战略失误》(2008年1月15日)

12 阅读:4825

评论列表

烟波画船

烟波画船

4
2024-12-18 11:19

三国乱世,能人辈出,诸葛亮能三分天下,他死后留下的《出师表》,还能让啊斗维持几十年的统治,已经很牛逼了

郭海

郭海

3
2025-01-06 21:51

你说的吧

jjjjj

jjjjj

1
2024-12-09 01:54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看三国,每个人物都有优缺点,

李大嘴说

李大嘴说

一张大嘴带您知道世间冷暖 莺歌燕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