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
接上一回,在江阴鹅鼻嘴公园里,走出了绕呀绕的鹅鼻洞。出洞后的豁然开朗,视觉上仿佛带来一种柳暗花明的窃喜。长江大桥的桥索截面景点是单独的路线,不过走过去近距离触目和阅读,看完叹为观止,也不禁感叹科技发展的今天,能轻松驾驭如此庞大的工程。
1.这个景点路线很孤立
走出鹅鼻洞,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这条贯穿鹅山南北的地下通道,南边的出口正好通往江边。天气阴沉灰暗,可以看到江水也变得浑浊起来,全然没有前些天晴空万里时,那种近似于海水的颜色。
透过树枝的上方,可以看到江阴长江大桥的样子。这座大桥兴建的工期足足花了5年时间,在千禧年的前夕顺利完工,是一项举世瞩目的宏伟工程。
看看指示牌,炮台、亭阁和江边的石碑在一个方向,另一个方向去往桥索截面。桥,指的是江阴长江大桥;索,指的是桥上用的悬索。截面就是剖面,通过近距离地展示,可以直观地感受悬索使用的材料和尺寸,让人叹为观止。
去往桥索截面的路,一边紧贴着山体,另一边就是悬崖,悬崖下方就是江滩。这里的山体都是质地坚硬的石块,在岩壁上还有人为凿出的台阶,可以直接攀爬通往上面的鹅山炮台。
游人步行的走道也是有高度层次的,有些游客已经爬上了半山腰,靠在栏杆上正在嬉笑着。岩壁上也并非不毛之地,再厉害的石头即使是水泥地,也敌不过一棵种子的力量。所以虽然是石块,依旧有很多绿植依附着,顽强地生根发芽。
2.让人叹为观止的长江大桥桥索截面
看到了两个石墩上搁着一个金属材质的圆柱体,体积不小,猛一看像是小锅炉,或者热水器上的罐体。其实,这也是鹅鼻嘴公园里的经典景观,就是原样展示江阴长江大桥主桥索的一小段,放置在这里供游人参观。
代表了上世纪90年代造桥技艺的江阴长江大桥,大桥没有桥墩,跨度1300多米,净高50米,能够轻松通过几万吨级的海轮,创下了悬索桥国内第一、国际第四的骄人记录。光两根主缆就有16000多吨,更值得傲娇的是,这些缆线的生产都是来自本土的钢缆生产商,既保障了质量,又方便运输。
外文的翻译,英文还算是很完整,日文就寥寥两句,推测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两个金属标牌定制的尺寸相同,每个标牌用一种语言绰绰有余,临时要加载两种语言,就只能将就一下了。
正面看这个截面,直径很长,上面的纹路像是足球上的皮块,因为数量多组合起来整体呈现蜂巢的样子,在自然光线下反射出金属的亮白。能够上手环抱、触摸,亲身体验感受一下平日里看到的大桥钢索,采用的都是如此粗壮的材料。
看得出,一根主缆的内部,有无数根细小的钢丝组成,也印证了抱团取暖的恐怖的凝聚力。主缆也有两千多米,由两万一千多根无接头高强度热镀锌钢丝组成。粗略估算一下,一共两根主缆,每根主缆的索股约一百七十股,再解析下去,每根索股又有一百二十七根的热镀锌钢丝组成,也就看到了呈现在眼前的这种情景,执拗的人不妨可以仔细数一数。对材质的工艺要求特别高。顺利地完成了项目,并得到了多年的实际运行检验,是对本土钢缆厂家产品质量最好的宣传和无形的表彰。
3.这是个庞大的建设工程
影响一座大桥结构的部件还有很多,缆索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还有锚碇、桥塔等等,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单元。原先在桥的北侧设立了收费站,专门收取一笔不菲的过桥费用,也造成了拥堵。如今,收费站取消了,过桥费用也加入到ETC自动统计了,拥堵现象也得到了部分缓解。
江阴长江大桥的平日日均流量约在八万车次,遇到节假日高峰期,和附近的几座跨江大桥,比如苏通大桥一样,成为节日交通的致命瓶颈,拥堵的峰值几乎翻倍,甚至能达到十四万车次。可想而知,当年没有建桥的时候,巨大的交通需求仅靠汽渡来缓解,是多么不便。
整个桥梁全长约三公里,主桥长度大约一千四百米,双向6车道设计。行驶在桥面上,能感觉到空旷的江面,传递过来阵阵横风感。最拥堵的小长假,曾经和数百辆车一起停在主桥面上近20分钟。虽说桥梁设计能达到足够安全的抗风抗震级别,不过感受到桥身轻微的震动和摇晃,想象着这么长、这么重的桥面没有桥墩,只靠多根钢缆悬挂在江面上,说真的,内心也难以做到那么从容和笃定。
遥想武汉长江大桥,有着来自西伯利亚援助的痕迹,也沿用了冰天雪地里那种虎背熊腰的风格。魁梧的身躯和简洁的线条,复杂的钢结构,站在桥面看飞驰的汽车,站在桥头堡看呼啸而过的火车,都展现出扎实的感觉。加上黄鹤楼上看大桥的最佳视角,要论长江大桥,它既是第一座通车的长江大桥,在整体感觉上,依旧是当之无愧的No.1。以至于潜意识把它作为先入为主的一根标尺,每每看到后来建造的多地长江大桥,看一眼外观就觉得那么的单薄。仿佛是一辆重卡房车,和一些B、C型房车在比较厚重感。
抛开这些外观上的陈年旧事,如今的建桥技术也得到了蓬勃发展。长江大桥看似都不约而同地追赶同一风格,基本采用的都是悬索桥和斜拉桥结构。比如镇江的五峰山大桥,武汉的杨泗港大桥,都是更加考验建设者们的双层大桥。其实倒也不是跟风,毕竟科学的建设理念是第一位的。建桥首要考虑大桥的应力结构,重要的考量指标之一就是跨径能力。无论是悬索桥还是斜拉桥的跨度,能轻松跨越近千米的长度,而且具有较强的防风抗震能力,保持一定的净空,也为航道里船只的航行通过性提供了便利。
相比拱桥,前面提到的那些特性,都是悬索桥和斜拉桥结构值得傲娇的。所以,难以克服跨径长度这一短板的话,注定很难在宽阔的江面上看到拱桥的造型。在这里,视野变得很开阔,完整的长江大桥成为了天然的背景,也吸引了众多游客拍照留念。
下山的游客,大多是从另一条线路上山,游览完鹅山炮台下来,然后由南往北穿越鹅鼻洞,形成闭环。和我当前的路线互为逆向,不过最终都能到达同一个出口,倒是极好地诠释了地球,终归是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