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的时候,师胜杰觉得一直在黑龙江,对自己的发展是一种制约,萌生了去北京发展的想法,全总文工团同意他去北京工作,甚至连住的房子都分配好了,房产证、钥匙都交给了师胜杰。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9526c65618e4e4581487ecf6ace02bc.png)
当时他的师父相声大师侯宝林已经生病,住进了301医院,师胜杰到医院看望师父,侯大师提出让徒弟帮自己刮脸。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050c70277881c1b52cacd32cd777ab0.png)
师胜杰小心翼翼的帮师父刮脸,侯大师闭着眼睛问徒弟喜不喜欢京剧,师胜杰表示自己喜欢裘派的花脸,师父又问他现在裘派谁唱的最好,师胜杰表示方荣翔先生唱的好,紧跟着师父又问他,方荣翔是北京的吗?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e57a2d9784bb08ff400fa64f846a810.png)
师胜杰对这些比较了解,说方先生是山东的,此时师胜杰心头一紧,他总感觉师父话里有话,问师父怎么突然问起这个,然而不等师父说出答案,师胜杰自己想到了,问师父是不是不希望自己来北京?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666599bdf26fc4d7fb0b6a012ce0bdf.png)
侯大师没有明说不希望徒弟调入北京,他只说希望多年以后在东北地区,也有自己的一个徒弟,当时的相声名家多聚集在北京,然而这在侯大师看来,不是什么好的现象。相声名家都在北京扎堆,反而不利于相声的发展,这是相声大师侯宝林的远见,也是他对徒弟师胜杰的期望。师胜杰是侯大师的关门弟子,侯大师希望在遥远的东北地区,有人能将相声发扬光大,能扛起相声这杆大旗。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fe2ff3617f0eccb10ab295b3c14e7d6.png)
尽管全总文工团,已经准备调师胜杰进京,也已经把房子给他分配好了,但师胜杰还是听从师父的话,拒绝了全总文工团的工作,回到了东北发展。直到师胜杰去世,他都未曾进入北京发展,把自己对相声事业的热爱,奉献给了东北那片热土。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76b470f6e1a3d081de0bcc1d57b0754.png)
很多人不理解侯大师的做法,说这是侯大师有私心,为了给自己的孩子留机会,是怕师胜杰的发展,盖过了儿子侯耀文的光芒。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d8d5e924afd5eb4d94656c1b50ccf7a.png)
当时侯家只有侯耀文在相声界发展,如果师胜杰回到北京,反而会抢了侯耀文的风头,然而这种说法根本站不住脚。当时相声界以马季为首,侯耀文的名气远没有马季大,如果师胜杰到北京发展,反而会成为侯耀文的助力。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7731076176b1c85098889faeb09de5a.png)
其实并不存在故意驱逐徒弟的说法,相反是对师胜杰的一种保护,当时的相声界十分排外,有能力的人会遭到别人的嫉妒,就会有人想方设法打压他,如果打压不行,就孤立他。侯大师在当时相声界很有威信,但是他知道自己身体不好,如果师胜杰调入北京,自己护不住他,他就会受到其他人的排挤,不如让他留在东北发展,对他也是一种保护。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1cfd9e52a1e1059e44b50ab7f734027.png)
师胜杰虽然留在了东北,但是他的相声艺术并没有阻碍,也没有怨恨师父的安排,相反对侯耀文也是多有帮助。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1888d82da89b9efe005a4791ca28089.png)
2004年10月,侯耀文正式收郭德纲为徒,找来了三位好友常贵田、石富宽、师胜杰,担任引师、保师、代师,给郭德纲留下了强大的人脉。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d650aad3f310f6aae1ea105e4a73fe9.png)
侯耀文决定收郭德纲为徒,消息传出去的那一刻,就有人找到侯耀文劝他不要收,侯耀文不顾众人反对,坚持把被相声界排挤的郭德纲,收入到自己门下,给了他在相声界立足的机会,还给了他一个隆重的拜师仪式。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69d94458052f68571c2582838dc87e4.jpg)
然而相声界拜师,拜师现场不仅需要师父在场,还要有引保代三师,很多人都不赞成他收郭德纲,更不会去担任引保代,侯耀文只能找到自己的朋友,担任引保代三师。常家和侯家交好,常贵田又是侯耀文的好朋友,由常贵田担任“引师”,不管是业内威望,还是社会地位,都担得起引师的重任。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e6e7864536e77a1bd3ceffc635d2059.png)
保师是由石富宽担任,石富宽是侯耀文的搭档,又是于谦的师父,于谦又和郭德纲的搭档,由他担任保师自然再合适不过。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58ffb4b145e206ee742e563509e7254.png)
代师是三师中最重要的一个,因为还要担任传道授业的重任,如果师父因为某种原因,无法继续传授技艺给徒弟,可由代师来代替师父传授,代师由师胜杰担任,当时的主流相声界,师胜杰的相声水平很高,由他来担任代师,对郭德纲来说是莫大的荣幸。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696a32e0ce342ec727145410a17b356.png)
侯耀文因病去世后,郭德纲在相声界孤立无援,师胜杰多次站在德云社的舞台上,力挺郭德纲这个师侄,鼓励他一定要坚持下去,把传统相声发扬光大。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2498c794b4ef1352db237e58b9b2b60.png)
当时的相声分为,“主流”和“非主流”,师胜杰对这些很反感,他认为相声就是一门艺术,哪有什么主流非主流,有的话只有一流,他希望相声界能团结,似是把自己的希望,也寄托在郭德纲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