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局所向,民生所系,监督所至。
3月9日、3月10日,代表们在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时普遍表示,过去一年,人民法院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依法接受人大监督、自觉接受民主监督、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切实把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落实到司法审判各方面。
依法接受监督,及时把意见建议转化为司法政策和举措
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各级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切实履行好各自监督职责,用制度管住权力。
监督就是支持,支持就是监督。2024年,最高人民法院共办理代表建议360件、代表审议意见4305条、日常建议349件。
那么,如何及时把意见建议转化为务实可行的司法政策和举措?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多位代表高度关注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工作,提出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全国人大将其列入重点督办建议,交由最高人民法院牵头办理。2024年9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邀请10名全国人大代表、6个中央单位共商办理重点督办建议。
参加了此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唐山市民政事业服务中心主任杨震生表示,最高人民法院将积极办理代表建议工作同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相结合,同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相结合,同代表依法履职、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相结合,真正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
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笏石镇岐厝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曾云英对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尤为关注,她在涉及未成年子女的离婚案件中开展“关爱未成年人提示”工作,督导父母当好合格家长。
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第十七中学初中部教师覃宝华提到严惩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问题,特别是依法适用从业禁止制度,保护孩子们健康成长。
人大代表关心的,就是人民群众关切的,就是人民法院守护的。多位代表关心少年审判工作,提出应加大对青少年司法保护力度的建议,都在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找到了回应。
过去一年,全国各级法院邀请全国人大代表视察法院、专题调研、参与调解、见证执行等3737人次。
“走进法院、走近法官,让我深刻地感受到各项工作的发展进步。”全国人大代表、青海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所副所长马福昌曾多次到法院调研,他说,法院邀请代表开展调研活动,为代表履职提供了平台和机会,支持和保障了代表更好依法履职。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2024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军在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上作关于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工作情况的报告。
“我认为这是一个亮点。”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闫傲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最高人民法院专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报告行政审判工作,回应了人民关切,说明工作做得很扎实。
“人民法院在接受人大监督方面态度积极,主动汇报工作、听取意见,不断拓宽监督渠道,成效显著,体现了上下同心、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确保司法工作公正透明。”全国人大代表、北方昆曲剧院国家一级演员顾卫英给予了高度评价。
自觉接受民主监督,以“小切口”入手,促进“大关切”解决
2025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会场内,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围坐一堂。
有效治理电信网络诈骗、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做深做实定分止争……这些对民生关切的挂怀,也是对人民法院工作发展的期盼。
“通过‘小切口’找准‘真问题’,真解决问题。通过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广泛凝聚共识,群策群力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华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连增,既是全国人大代表,也是民营企业家,又是最高人民法院特约监督员,谈起人民法院自觉接受民主监督,他感受颇深,“最高人民法院也一如既往支持参政议政,深入践行了全过程人民民主。”
2024年,最高人民法院办理全国政协提案180件,走访、接待全国政协委员273人次,完善意见建议采纳、落实、反馈机制。
“最高人民法院自觉接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监督,主动接受媒体监督,以公开促公正,各项举措都很有成效。”全国人大代表、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红寺堡镇玉池村村民马慧娟如是说。
广泛接受社会监督,真正吸纳民意、汇集民智
作为最高人民法院特约监督员,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巨野县政协副主席尚瑞芬曾在2024年5月31日参加最高人民法院以“司法守护少年逐梦”为主题举行的“六一”儿童节公众开放日活动。
“我一直特别关注法治宣传教育,那次公众开放日活动是最好的法治宣传教育,特别是张军院长和孩子们的互动,讲得很生动、很平实、很用情。”尚瑞芬说,她还注意到,2024年最高人民法院就民法典婚姻家庭编、预付式消费等司法解释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听取人民群众意见,真正吸纳民意、汇集民智,让司法解释贴近民生、顺应民心。”尚瑞芬告诉记者。
“在司法解释制定的过程中广泛征求各界意见,可以让它更具体、更细致,更具有可操作性。”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律师协会会长、最高人民法院特约监督员于宁杰评价道。
“最高人民法院认真听取特约监督员和特邀咨询员意见建议,同时保障人民陪审员依法履职、参审案件,其实就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体现。”全国人大代表,江苏万顺机电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最高人民法院特约监督员周善红认为,通过广泛接受社会监督,法院不仅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工作中的问题,还能增强公众对司法工作的信任和支持,为建设法治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在代表审议和记者采访过程中,多位代表表示,人民法院做深做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彰显了浓浓的司法温情,进一步提振了群众对司法正义的信心。
来源:人民法院报·4版
记者:王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