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竞外设领域,对称鼠与右手工学鼠的争论从未停息。前者追求普适性,后者则强调操控精准度与舒适度的深度结合。
ATK烈空Z1系列作为非对称设计的旗舰新品,能否通过硬件堆料与细节优化实现「手感与性能双突破」?经过两周深度体验(含Z1 ULTRA与赠品鼠标垫),带你实测体验看结果。
撕开双层瓦楞纸快递箱,映入眼帘的是烈空Z1系列标志性的「太空银」磁吸盒——有种大旗舰科技的感觉,掀盖瞬间的阻尼感与内部EVA海绵的精确开槽,鼠标本体由半透明磨砂袋包裹,下方独立隔层整齐码放着Type-C伞绳线(1.8m)、8K接收器、替换脚贴,以及一张印有驱动下载二维码的金属卡。
烈空Z1系列摒弃了电竞外设常见的RGB光污染与机械棱角的设计,整体造型呈现出流线型的工业美学。配色上面有白色、黑色、橙色三款可以选择。
我入手的是橙色,个人比较喜欢这种热烈的颜色。通体哑光质感与黑色按键区形成低对比度视觉分层,这种克制的色彩处理反而在我看来比较的耐看。
非对称线条的流动感:鼠标左侧自上而下延伸出15°缓坡,右侧则通过内凹弧线引导无名指自然弯曲,顶部观察时呈现类似跑车扰流板的动态轮廓。
重量分布的视觉欺骗:鼠标重量真的不要太轻巧,但宽体底盘与尾部扩散式脚贴(总面积比GPX大22%)让鼠标在视觉上显得更为稳重,实际握持非常舒适容易跟手。
鼠标左侧明显高于右侧(实测左侧最高点42mm),掌心支撑区域呈15°斜坡,无名指与小指自然垂落于右侧凹槽,搭配上冰感涂层以及约59g的重量真的不要细腻好用,而且舒适没有机械键盘的笨重感和硌手。
冰感在28℃室温下持续使用2小时后,仍能保持干爽触感,没有特别明显的手汗痕迹,像我以前的鼠标这个时间完了上面都一层水,非常影响手感,还有点油腻。
核心配置实测搭载了PAW3950 Ultra传感器,有着更稳定更快的响应速度。实测精度验证,DPI偏差率:1000DPI档位实测998-1003波动(MouseTester数据),误差率≤0.3%。
LOD动态调节:在树脂垫(0.8mm)与布垫(1.5mm)间切换时,11档高度调节显著改善抬鼠抖动问题,而且使得手部更好贴合高低桌带来的不同烦恼,手总是会在桌面上有点摩擦解除,调节可以带来更合适的贴合手感。
超频:Z1 PRO MAX的PAW3950支持DPI超频到36000,而PAW3950 Ultra支持超频到42000DPI,但是PAW3950 Ultra超频到42000DPI在《CS2》中灵敏有点过于大,容易不跟手,建议保持≤36000DPI差不多即可。
在8000Hz的响应速度下,实测《APEX英雄》连续压枪测试中,搭配8K接收器游戏模式下弹道散布密度较4K模式减少12%(使用同一压枪宏),但是感觉会一点的CPU占用率:i7-13700K平台开启8K后,后台占用增加4-7%。(实属个人看法,有可能是游戏占存不稳定)。
欧姆龙光微动触发效率
欧姆龙光微动触发行程1.2mm,对比凯华黑曼巴机械微动,点击确认感偏弱但响应速度提升明显。实测《永劫无间》振刀成功率提升约8%,出刀响应也快,妥妥的刀房神器啊。
芯片性能补遗:Nordic 52840主控的硬核实力通过动态信道切换算法,在2.4GHz频段实现98.7%的无线带宽利用率(实验室数据)
支持8KHz轮询率下的全双工数据传输,相比传统方案降低63%的信号串扰
0.3993ms延迟实测验证
使用光电门+高速摄像机(24000fps)测得物理点击到光标响应的端到端延迟。
网页版的驱动实在要给好评,不用复杂去下载对应的驱动安装,支持5组配置文件云端同步,宏录制精度达0.01ms。
续航和连接1000Hz模式:连续办公(日均8小时)续航达6天11小时,与官方数据基本一致
游戏场景:日均3小时《CS2》+2小时《原神》,续航维持4天
无论是Z1 ULTRA还是Z1 PRO MAX都支持双模连接:2.4G的无线和有线连接。
一番体验下来,我更偏向喜欢烈空Z1 ULTRA,但是我个人建议:如果是FPS硬核玩家,直接选择Z1 ULTRA,LOD精细调节价值>价差;如果是MMO/RPG玩家呢,Z1 PRO MAX性价比更高,3950传感器已溢出性能需求。
作为一款定价299-599元的中高端鼠标,烈空Z1系列通过精准的右手工学定位和硬件差异化策略,在2025年无线鼠标红海市场中找到了自己的技术锚点,两个版本都带来了很不错的丝滑上手体验,而且非对称性右手鼠标带来的体验真的比传统笔直带来的握感好多了,加上国补最后两百多的价格可以说真的非常有性价比了,电竞跟手玩家真的不容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