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2024年,对于家电行业的领军企业海尔智家和美的集团,家电圈认为:两家企业的最大关键词分别是精进与裂变。海尔智家秉承一直以来的经营提质增效,深耕家电产业通过数字化提升利润空间和全球化地位;美的集团坚持多年以来的创新文化实现“史诗级”裂变,聚焦战略主轴实现国内与海外、C端与B端的全面突破与质变。
孙力||撰稿
营收规模和经营利润,双双再创新高的海尔智家和美的集团,在2025年初,以高分红开启了家电企业财报季的序幕。
2024年报显示,美的集团计划每10股派发现金35元,现金分红金额达267亿元;海尔智家拟每10股分配现金股利9.65元,分配现金红利89.97亿元,占当年公司归母净利润的48.01%。可以说,对于企业而言,力度都不小。
那么,透过海尔智家和美的集团2024年财报,又能看到中国家电产业经营转型和变革的哪些新变化?对于其他家电企业来说,又能从中找到哪些新路径?
裂变的美的集团,突破能力仍然强悍
美的集团2024年财报显示:公司营业总收入4091亿元,增长9.5%;归母净利润385亿元,增长14.3%。
其中,美的集团发家的家电业务,即智能家居营收2695.32亿元,增加9.41%;基于“COLMO+东芝”双高端战略,零售额同比增长超45%。可以说,品牌化、高端化全面引爆。
同时,美的集团海外销售额占公司总销售额41%,美的OBM(自有品牌)收入占比已达智能家居海外业务43%。海外的OBM正在打开美的集团从4千亿营收向5000亿营收突破的全新想象空间。
此外,美的集团第二引擎B端业务2024年收入达到1045亿元,首次突破千亿大关。这被认为是美的集团“自我变革”重新再造的重要引擎与方向。与海尔集团的三大业务变革逻辑基本一致,就是要在家电主业之外寻找新经济与新引擎。
简单来说,2024财年,美的集团市场经营的亮点有两个:一是,发家的智能家居业务,在海外市场的OBM战略取得突破性进展,在海外的营收占比突破43%,未来自有品牌将是美的在海外市场的“大头”。二是,持续打造的第二引擎B端业务,营收规模首次突破1000亿元,成为下一轮美的集团发展的重要力量。
这也再度说明,不管是在占据优势的家电业务,还是在第二引擎新业务拓展上,美的集团的经营突破力和市场执行力,值得所有企业学习。
精进的海尔智家,精耕细拓同时发力
海尔智家2024年财报显示:公司营业收入达2859.81亿元,同比增长4.29%;归母净利润为187.4亿元,同比增长12.92%。作为海尔集团旗下的家电业务平台,海尔智家的营收已经在中国家电行业稳居第一。
聚焦家电产业,2024年海尔智家通过多品牌,以及全球化战略加速引爆。其中,高端品牌卡萨帝收入增长超30%,聚焦年轻消费群体Leader,零售额同比增长26%;2024年公司海外市场实现收入1438.14亿元,同比增长5.43%。通过战略性收购开利商用制冷业务与南非热水器龙头Kwikot,进一步加大海外市场的深耕力度。
作为海尔智家四大业务支柱,冰箱制冷营收835.56亿元,增长2.01%;洗涤业务营收633.21亿元,提升2.98%。空气能源解决方案实现收入496.16亿元,增长7.62%。厨电全球收入411.84亿元,同比微跌。
具体来看,作为专注家电赛道的全球领军企业,海尔智家如今的经营策略已经非常清楚:一是,全球化的落地深耕,除了推动自主品牌海尔,还通过收购各地的领军品牌快速切入各地市场,形成了全球共振的局面;二是,品牌化的立体引爆,充分洞察市场和用户需求,通过旗下的品牌充分赢得相应用户的需求。
海尔智家作为海尔集团旗下的智慧住居业务平台,所要承担的不只是家电业务的全球化引爆,同时基于家电为纽带拉通智慧家庭和家居业务的协同。
头部企业转型走向新的拐点
透过海尔智家、美的集团两家企业的2024年财报,家电圈认为:作为家电行业的标杆企业,海尔智家财报释放出企业在全球化、自有品牌、高端与年轻化、智能家居及生态等主营业务上的持续精进和稳扎稳打;美的集团财报则释放出企业基于全链路价值运营下的海外自有品牌、国内第二引擎,以及业务模式创新等维度的持续多变和快速突破。
当然,两家企业受到各自的主业和重点不同,经营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相似之处有两个:一是两家企业都在加码海外市场的扩张。相对于海尔智家的海外市场自有品牌启动早、布局广,以及持续投入,美的集团的海外自有品牌战略启动晚,但突破能力强,发展后劲足。
二是,两家企业都受益新一轮的家电“国补”政策,实现了主营产品的经营规模、经营结构和经营利润的逆势增长。特别是在家电“马太效应”之下,两家企业在今年将会继续保持着逆势增长的趋势。
不同之处有一个:海尔智家聚焦家电、家居赛道,意在将家电与家居的拉通,从硬件、内容、平台到服务的经营变革,最终要打造的是智慧住居生态;而美的集团则在加速第二引擎扩张,家电作为基本盘的重心是海外市场,而国内市场则是全力驱动新业务的发展。
家电圈所有标注为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