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着台海来的!美日联手迈出危险一步,中方用4个字回怼 当美国在日本西南部岩国海军

世界大观园 2025-09-23 11:09:52

冲着台海来的!美日联手迈出危险一步,中方用4个字回怼 当美国在日本西南部岩国海军基地首次展示"堤丰"导弹系统时,亚太地区的战略平衡正在发生微妙而深刻的变化。 这个能发射2500公里战斧导弹的武器系统,不仅意味着从日本可直接打击中国东部沿海和俄罗斯部分地区,更标志着自1987年中导条约以来,亚太地区首次出现这类中程导弹的实战部署。 美军上校格尔曼虽声称演习后将会撤出,但拒绝透露后续部署计划的做法,反而更令人怀疑美国正在为常态化部署(图1)投石问路。 中国外交部立即要求美日"迅速撤出"的强烈反应,背后是对地区安全格局改变的深刻忧虑。东京国际基督教大学教授斯蒂芬·纳吉点破了关键:这明显是要让中国的军事计划"复杂化"。 如果这些导弹永久部署在日本,美日将在东海、南海和台海获得显著的威慑提升。更值得注意的是,结合去年4月在菲律宾的测试部署,美国正在构建一个针对中国的双向夹击态势——从日本和菲律宾两个方向形成的威胁,使中国面临冷战以来最复杂的战略环境。 对中国而言,这种部署带来的不仅是即时威胁,更是长期的战略挑战。新加坡学者科林·许的分析一针见血:从日本发射的导弹距离中国关键基础设施更近,危险远大于菲律宾方向的部署。这意味着中国的指挥中心、军事基地、港口等关键设施都暴露在打击范围内。 面对这种局面,中国不得不考虑两条应对路径:一是加强导弹建设,特别是中程高超音速武器的发展;二是强化关键基础设施的防护能力。九三阅兵式上展示的新型高超音速和洲际弹道导弹(图2),已经表明中国正在发展能够打击关岛、夏威夷甚至美国本土的报复能力。 然而,军事平衡的改变远不止于武器系统的对抗。兰德公司专家蒂莫西·希特指出,"堤丰"部署使解放军计划变得复杂——如果中国计划打击日本境内的美军目标,日本很可能用"堤丰"报复打击中国沿海目标。 这种相互威慑的动态,增加了误判和冲突意外升级的风险。纳吉教授警告的"全面战争风险"并非危言耸听,一旦爆发冲突,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盟友都可能被卷入,形成地区性大战。 地缘政治层面,这场部署反映了美国印太战略的深化:通过前沿部署增强军事存在,遏制中国日益扩张的影响力。 特别在台海问题上,美国明确反对武力改变现状,并通过军售加强台湾自卫能力。而大陆则试图通过发展不对称优势,在狭窄海域形成局部数量优势,抵消美国的远程投送能力。 对日本而言,允许美国部署中导是场高风险博弈。一方面借此强化美日同盟(图3),获得更多安全保障;另一方面却不得不面对与中国关系恶化和可能成为打击目标的后果。 东南亚国家则大多希望避免选边站队,但军力平衡的变化迫使它们重新评估自身安全策略。俄罗斯同样处于导弹射程范围内,很可能采取相应反制措施,使地区安全形势更趋复杂。 展望未来,"堤丰"系统很可能以轮换部署方式在亚太地区实现常态化存在,这可能引发地区导弹与反导系统的军备竞赛。虽然各国外交渠道仍然开放,但军事准备的加强表明,各方都在为最坏情况做准备。 这场部署不仅重新定义了亚太安全架构,更可能改变整个印太地区的战略平衡,使大国竞争进入一个新阶段。在这个背景下,中国的选择将不仅影响自身安全,更将塑造整个地区的未来格局。

0 阅读:102

猜你喜欢

世界大观园

世界大观园

星闻挖掘机,深挖娱乐圈边角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