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航线不是梦,是真有人在跑。 2023年,340万吨货从北冰洋上溜过去,四成五是中国货——冰箱、芯片、机器零件,一箱箱往欧洲赶。 不走苏伊士了,绕北边,多走一千多海里,但省了过路费、躲了红海海盗、保险也便宜了,算下来一船能省一成多。 俄罗斯憋着劲儿搞建设,1500亿卢布砸下去,新破冰船一艘接一艘下水,码头一个接一个建。 不是为了浪漫,是为了把北冰洋变成自家后院的物流专线。 中国船队早就不只是旁观者。 中远跟诺瓦泰克签了协议,北极的天然气,以后直接用中国船拉。 雪龙2号不是科研玩具,是探路先锋,冰缝里开出的路,它先踩过。 冰在退,航期从三个月涨到五个月,2030年可能到七个月。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冬天也能开船,意味着成本还能再压。 西方公司不敢去,怕制裁。 印度、中国、阿联酋的船反而成了主力。 这不是谁取代谁,是世界贸易的重心,悄悄挪了位置。 北极不是新大陆,是新通道。 它不温柔,有冰、有风、有政治雷区。 但谁先跑通,谁就握住了未来十年的货单。 冰上丝绸之路,不是口号,是集装箱在极光下,一寸一寸铺出来的现实。
世台联应该好好去调查一下这个复位,为什么明明有视频辅助的情况下,白球摆回去还差了
【17评论】【1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