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川普在联大情绪失控,克宫突然向全球宣布:中俄达成“史无前例”的战略合作 9月23日,特朗普在联合国的演讲本来是15分钟,但是仗着总统的身份,他硬生生地超了四倍的时间,将矛头对准了联合国和其他成员国,各种挑错没有一个让他满意的,多数国家迫于他总统的身份装瞎认怂。但是也有少数国家的用不点名的方式批评特朗普,让其颜面全无。 当天的联合国大会上,特朗普原本被分配到 15 分钟的发言时间,结果他一开口就收不住,足足讲了 62 分钟才被主持人委婉提醒。全程他语速极快,时不时用力拍击讲台,提到能源议题时更是声调陡然拔高,连额角的青筋都清晰可见。 CNN 的现场记者在实时报道里写道:“他多次偏离预设稿,反复强调‘某些国家正在破坏全球能源秩序’,情绪激动到握紧拳头,与以往的从容姿态判若两人。” 台下不少外交官都面露诧异,有镜头捕捉到,当特朗普提到 “能源制裁必须加码” 时,俄罗斯代表直接露出了意味深长的微笑。 就在这场 “失控演讲” 结束不到两小时,克里姆林宫的新闻发布会准时召开,俄气总裁米勒拿着协议文本向全球宣布:中俄蒙三国正式签署《西伯利亚力量 2 号天然气管道建设与运营合作协议》,这份协议里藏着的信息量,足以解释特朗普的反常。 根据协议,俄罗斯不仅要把现有 “西伯利亚力量” 管道的年输气量从 380 亿立方米增至 440 亿立方米,新建的 2 号管道每年还将额外输送 500 亿立方米天然气,两条管道加起来,每年对华输气量将达到 1060 亿立方米,合作期限更是长达 30 年。 更让外界关注的是协议的细节设计。2 号管道特意选择经蒙古国过境,比原计划缩短了 1000 公里路程,不仅能降低建设成本,还能让中国的能源进口多一条陆地通道。 米勒在发布会上明确表示,给中国的天然气价格将低于欧洲客户,这对全球最大的天然气进口国来说,吸引力不言而喻。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4 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天然气已达 3000 万吨,金额超 928 亿元,新协议落地后,这个数字还将大幅攀升。 对美国而言,这则消息无疑是沉重打击。特朗普政府一直想把美国的页岩气和液化天然气卖给中国,既能赚取利润,又能借机掌控中国的能源命脉。 可自从今年 2 月美国因芬太尼话题对华加征能源关税后,中国已对美国原油、液化天然气和煤炭实施反制,三大能源对华出口直接归零。国内页岩油企业本盼着重启谈判,结果中俄直接敲定长期合作,等于彻底断了美国的念想,难怪特朗普会在联合国大会上难以克制情绪。 更让美国焦虑的是协议背后的深层影响。中国此前的天然气进口多依赖海运,不管是跨太平洋从美国进口,还是经马六甲海峡从中东进口,都处在美国的影响力范围之内。现在有了中俄陆地管道,中国的能源安全多了重保障,美国想通过掐断能源通道施压的算盘落了空。 更关键的是,中俄能源交易早已采用本币结算,这无疑在动摇美元的霸权地位,而美元主导的能源体系正是美国全球影响力的重要支柱。 特朗普在演讲中反复要求欧洲停止购买俄油,并施压欧盟对华加征关税,可欧盟内部早已意见不一,不少国家依赖对华出口,根本不愿跟着美国选边站。 这场联合国大会上的失态演讲,与其说是特朗普个人情绪的爆发,不如说是美国面对中俄能源合作时的应激反应。当 30 年期限的能源管道协议尘埃落定,美国想靠能源霸权拿捏他国的时代,显然已经越来越远了。 俄罗斯这次公开与东大签署的战略性能源供应协议,不仅涉及的天然气和石油供应量“极其巨大”,更建立了俄罗斯几乎所有能源产区与东大的供应链,而不再仅仅局限于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这标志着俄中能源合作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美国为了找中国麻烦,这么长时间以来,拉拢了日本、韩国、菲律宾、越南甚至俄罗斯,但
【1评论】【1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