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与中国达成史无前例的合作!9月24日,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俄罗斯向中国供应能源的合同史无前例。 从2022年俄乌冲突开始,俄罗斯就受到了西方国家的制裁,为了战争也为了国内的发展,俄罗斯想办法寻找新的贸易对象。 我国和俄罗斯地理位置相近,美国制裁俄罗斯我国又不会一起,所以我国就成了当时俄罗斯最理想的贸易伙伴。 现在我国和俄罗斯之间的贸易也越来越红火。 9月24日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提到,俄罗斯向我国供应能源的合同是史无前例的。 长期以来俄罗斯的能源出口主要依赖欧洲市场,欧洲曾是其能源出口的核心区域。 但随着国际局势变化,西方对俄罗斯实施了多轮制裁,欧洲也开始逐步降低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 在这样的情况下,俄罗斯不得不调整能源出口策略,把目光转向了东方市场。 而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进口国之一,一直希望实现能源进口渠道的多元化,而且我国的能源进口之前不少都依赖海上运输,这些通道容易受到外部因素影响,寻找稳定的陆上能源供应源就成了重要需求。 那中俄作为相邻的大国,在地缘上的便利性让能源合作有了天然的基础。 今年9月初,在北京举行的俄中会谈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签署了四份重要文件,其中包括了扩大合作领域的长期安排。 这一系列协议的签署,正是佩斯科夫口中“史无前例”的具体体现。 这份合同的“史无前例”首先体现在合作的规模和深度上,之前两国已经有“西伯利亚力量”天然气管道在运行。 而新的协议里,双方同意把这条管道的年供气量从380亿立方米提高到440亿立方米。 不止如此,规划中的“远东”线天然气管道也有新动作,原本计划的年供气量100亿立方米将提升到120亿立方米,这条线路预计2027年1月就能开始供气。 除了这些双方还签署了建设“西伯利亚力量2号”以及经蒙古的“东方联盟”过境天然气管道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备忘录,这意味着未来会有更多新的能源通道连接两国。 合作模式的创新也是“史无前例”的重要原因。 以往的能源合作多集中在单一的供应层面,而这次的合作已经延伸到了更深入的领域。 而且这次合作覆盖的范围也更广,不再局限于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俄罗斯几乎所有主要能源产区都被纳入了长期供应计划。 能源出口是俄罗斯经济的重要支柱,在西方市场萎缩的情况下,我国这个稳定且庞大的市场无疑提供了有力支撑。 佩斯科夫也提到这能确保俄罗斯相关公司的出口潜力,还能带动国内相关地区的发展。 更关键的是俄罗斯成功实现了能源出口的转向,东方市场正在取代欧洲成为能带来更高收益的溢价市场,这让俄罗斯在面对外部压力时有了更强的底气。 这份“史无前例”的合同也反映了全球能源格局的变化,过去由西方主导的能源体系正在出现新的调整。 佩斯科夫用“史无前例”来形容这份合同,正是因为它在规模、深度、模式上都突破了以往的合作框架,并且在关键的时间节点上,为两国都带来了急需的支撑。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2025年9月24日——俄总统新闻秘书:俄方向中国供应能源的合同史无前例
俄罗斯的命脉并不在俄罗斯,俄罗斯的死穴只有一个,就是中国,一旦中国稳固,俄罗斯的
【9评论】【1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