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教孩子写诗急得直叹气:你们脑袋咋不开窍?孩子委屈:父亲的诗太难 提到白居易

正史记录 2025-09-26 11:14:38

白居易教孩子写诗急得直叹气:你们脑袋咋不开窍?孩子委屈:父亲的诗太难 提到白居易,世人都知他的诗 “老妪能解”,一句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连孩童都能随口吟诵。可鲜少有人知道,这位擅长写通俗诗的大诗人,在家教自己孩子写诗时,却屡屡碰壁,还因孩子学不会急得直跺脚,闹出一段充满烟火气的趣事。 白居易晚年退居洛阳,远离了官场的纷扰,便把更多精力放在了家庭上。他最看重子女的教育,尤其希望孩子们能继承自己的诗才,时常在饭后拉着儿子白阿崔、女儿白罗子坐在院中,手把手教他们写诗。 有一回,白居易以 “院中牡丹” 为题,想让孩子们试着写两句诗。他先亲自示范,写下 “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边写边解释:“写诗不用堆砌华丽辞藻,把看到的、感受到的直白写出来就好,你们试试?” 白阿崔握着毛笔,盯着纸上的牡丹看了半天,憋得脸通红,才歪歪扭扭写下 “红花配绿叶,好看不好写”。白居易见了,皱着眉头摇摇头:“这哪是诗啊?太直白了,得有点意境才行。” 他耐着性子讲解:“比如写牡丹的艳,可以说‘千片赤英霞烂烂’,写牡丹的香,可以说‘百枝绛点灯煌煌’,明白吗?” 一旁的白罗子跟着点头,可真到自己写时,却只写出 “牡丹开得大,蜜蜂嗡嗡爬”。白居易看着两个孩子的 “诗作”,急得站起身来回踱步,忍不住叹气道:“你们这脑袋,怎么就不开窍呢?我写的诗连老太太都能懂,你们咋就学不会?” 听到父亲的责备,白阿崔的眼圈瞬间红了,放下毛笔委屈地说:“父亲的诗看着简单,可我们怎么也想不出‘霞烂烂’‘灯煌煌’的句子,您的诗太难了!” 白罗子也跟着点头,小声附和:“我们只想把看到的写出来,不想用那么多复杂的词。” 看着孩子们委屈的模样,白居易瞬间软了心。他想起自己年轻时学诗也并非一帆风顺,又想起自己主张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不就是希望诗歌贴近生活吗?他走上前,摸了摸孩子们的头,笑着说:“是父亲太着急了,你们写的虽然简单,却也是真心感受,这样也很好。” 后来,白居易不再强求孩子们写出 “有意境” 的诗,而是鼓励他们写生活中的小事 —— 比如 “阿爷浇花我递壶”“妹妹追着蝴蝶跑”。孩子们渐渐没了压力,反而写出不少充满童真的句子。白居易把这些 “童诗” 整理成册,时常拿出来翻看,还笑着跟友人说:“我这俩孩子,写的诗比我的还接地气呢!” 世人总说白居易的诗通俗,可这段教孩子写诗的经历,却让我们看到了他作为父亲的真实一面 —— 他既有对诗才传承的期待,也有对孩子天性的包容。而那句 “父亲的诗太难” 的委屈抱怨,也成了白家日常里一段温暖的回忆,藏着亲情间最质朴的理解与迁就。毕竟,对白居易而言,比起培养出 “小诗人”,孩子们能在文字里找到快乐,才是最重要的事。

0 阅读:0
正史记录

正史记录

二十四史精读,用现代语言解读正统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