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特朗普突然宣布了 9月26日,特朗普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签下名字,华盛顿特区死刑被一键重启。司法部长邦迪紧接着喊话:别只顾看特区,全美都要回到"以命偿命"的快车道。(央视新闻) 特朗普这笔签得真快。华盛顿特区都四十多年没死刑了,上次执行还是1957年的事。他这一下就把历史倒回去了。 这个消息砸在华盛顿特区的时候,不少居民都有点懵——四十多年啊,快半个世纪的时间,足够让一代人从出生到长大,足够让“死刑禁令”变成这座城市司法记忆里的默认选项。街头巷尾坐着晒太阳的老人,可能还能模糊想起1957年那桩死刑案的零星传闻,却没想到有生之年能看见历史被这么干脆地“倒带”,一笔签下去,就把半个世纪的司法惯性划上了句号。 更值得琢磨的是司法部长邦迪那句“全美快车道”。别以为这只是华盛顿特区自己的事,要知道现在美国已经有23个州彻底废除了死刑,剩下那些还保留死刑的州,执行起来也越来越谨慎——加州过去十年没执行过一例,伊利诺伊州更是因为冤假错案争议,干脆在2011年就废了死刑。现在突然要“加速”,这可不是简单的司法调整,更像在给全美的死刑争议“添柴火”。 有人觉得解气,说“恶有恶报”本就该是底线,尤其是对那些犯下滔天罪行的人,死刑是给受害者家属最基本的交代。可反过来想,四十多年没碰死刑,现在突然“一键重启”,司法系统真的准备好了吗?1957年的时候,DNA技术还没影子,证据链的标准也和现在天差地别,现在要走“快车道”,万一漏掉了关键证据,万一出现了冤假错案,那条被执行的命,还能追得回来吗? 还有人盯着背后的政治味儿——明年就是美国大选年,特朗普一向擅长用“强硬政策”抓保守派选民的眼球。“对犯罪零容忍”“以命偿命”这套说法,本来就很对保守派的胃口,现在拿华盛顿特区当“突破口”,再喊出“全美推进”的口号,很难不让人怀疑这是在为竞选铺路。可司法从来不是政治秀场,一条人命的重量,不是靠“签得快”“喊得响”就能衡量的,更不该成为拉选票的工具。 说到底,这件事争的不只是“要不要死刑”,更是“要什么样的正义”。是追求“速判速决”的痛快,还是守住“不冤枉一个好人”的底线?是跟着政治口号走,还是尊重司法本身的规律?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日本和全世界都沉默了9月24日,日本政坛爆出了一个大新闻,高市早苗突然扔出一
【30评论】【8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