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河北军营,哨兵拦了个穿旧中山装的老人,老人没有为难哨兵,竟说:“让你们师长跑步来见!” 1970年8月的一个炎热午后,某军区大门前出现了一位特别的访客。 这位身着朴素灰色中山装的老人手提竹篮,篮子里装着时令蔬菜和水果,说是要来看望在部队服役的儿子。 哨兵按照规定要求老人出示证件,老人和蔼地解释自己来得匆忙未带证件,但表示认识部队的裴飞正师长。 哨兵将信将疑地向上级汇报了这个情况。 令人意外的是,裴飞正师长得知后立即放下手头工作,亲自来到大门口迎接。 原来这位看似普通的老人,正是已经退役的贺健将军。 贺健将军不仅曾是裴飞正的老上级,更是部队里一位年轻军官的父亲。 这个意外的重逢,让整个军区都感受到了一种特殊的氛围。 贺健将军在裴飞正师长的陪同下,首先参观了部队的训练场地。 时值下午,官兵们正在开展日常训练。 贺健将军驻足观看了一个战术训练课目,对训练方法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他特别指出,在现代战争条件下,单兵作战能力固然重要,但更要加强协同作战训练。 这些建议让在场的训练指挥员受益匪浅。 随后,贺健将军来到装备库参观。 看着整齐排列的现代化武器装备,他不禁回忆起战争年代的艰苦岁月。 他语重心长地对随行官兵说,当年他们打仗时,经常是一个班的战士共用一支枪,现在的条件真是天壤之别。 但他同时也强调,再先进的装备也需要官兵们熟练掌握,才能真正形成战斗力。 在前往食堂的路上,贺健将军不时与遇到的官兵交谈。 他关心地询问一个年轻战士的家庭情况,又和一个连长讨论起连队管理心得。 这种平易近人的作风,让官兵们很快消除了紧张感,都愿意与这位老将军交流想法。 午餐时间,贺健将军执意要在普通士兵食堂用餐。 他仔细查看了当天的食谱,还亲自品尝了几道菜。 用餐时,他与战士们聊起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从业余文化生活到学习安排,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他还特别关心边疆地区籍战士的情况,嘱咐干部要多关心这些远离家乡的战士。 饭后,贺健将军来到军区的荣誉室。 看着墙上记录部队历史的一张张照片,他陷入了深深的回忆。 在一张泛黄的老照片前,他向陪同的官兵讲述起当年的战斗经历。 他说,那时候虽然条件艰苦,但官兵们始终保持着昂扬的斗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这些生动的事迹,让年轻官兵对部队的优良传统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在接下来的座谈会上,贺健将军与部队干部进行了深入交流。 他结合自己丰富的阅历,分析了当前国际形势和军事变革趋势。 他指出,随着科技的发展,战争形态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军队建设必须与时俱进。 但同时他强调,无论装备如何更新,官兵的政治素质和战斗精神始终是克敌制胜的根本。 贺健将军特别谈到,新时代的军队干部既要懂军事,又要会做思想政治工作。 他举例说,当年在艰苦的战斗环境中,正是靠着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部队才始终保持了强大的凝聚力。 这些经验之谈,让在场的干部深受启发。 座谈会结束后,贺健将军特意与儿子见了面。 他没有说太多大道理,只是嘱咐儿子要在部队踏实工作,不要辜负组织的培养。 作为一名将门之后,更要严格要求自己,为其他官兵做出表率。 这次意外的访问虽然短暂,但对部队建设产生了积极影响。 贺健将军身上体现的老一辈革命军人的优良作风,给官兵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部队随后开展了一系列改进措施,在训练中更加注重实战化,政治教育更加强调实效性,后勤保障也更加贴心周到。 值得一提的是,部队还专门组织官兵学习贺健将军讲述的革命传统,将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转化为推动部队建设的强大动力。 一个月后,在上级组织的考核中,这支部队因为各项工作扎实突出,被评为先进单位。 通过这次经历,官兵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军队的优良传统是宝贵的精神财富,需要代代相传。 同时,也要立足新时代新要求,不断创新发展和改进工作,才能更好地履行肩负的使命任务。 贺健将军的这次来访,不仅增进了老一辈与新一代军人之间的理解,也为部队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时至今日,这支队伍依然保持着当时形成的好传统好作风,官兵们始终牢记职责使命,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工作,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而贺健将军当年来访时留下的谆谆教诲,也已成为激励官兵不断前进的宝贵精神财富。 主要信源:(中红网——开国将军贺健之子贺平访问长征书院)
太牛了!两名俄军士兵在乌军控制区坦克残骸下存活了两个月,在扎波罗热方向马利诺夫卡
【35评论】【1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