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 . 黄地轧道洋彩花卉交泰转心瓶一件
尺寸:高21.1厘米,腹径11.3厘米,底径7.42厘米,口径7.36厘米,
品相:完美全品。
清乾隆官窑黄地轧道洋彩描金百花缠枝纹八卦交泰双耳转心瓶一件,款识:大清乾隆年制。
转心瓶是通过子母榫卯结构把内外瓶结合在一起,且内瓶可以转动的观赏用瓶。转心瓶以内瓶转动为特征,清代创制的一种瓶式。在一个镂孔瓶内,套装一个可以转动的内瓶,上绘各种纹样。转动内瓶时,通过外瓶的镂孔可以看见不同的画面。犹如走马灯一般可观赏性很高。此转心瓶,色彩搭配自然生动,花瓣绽放的瓶身让整个花瓶充满生机,且有中国道教文化乾坤八卦镂空雕饰,极具中国文化色彩,黄釉为历史上帝王专属釉色,转心瓶内瓶是青花,外瓶是黄釉,是中国经典青花瓷和皇家专属观赏器具的结合体使得转心瓶拥有多种寓意,收藏价值极高。
此件作品在器型上,同时汇集套瓶、转心和交泰的技法。在纹饰上,则融合雕镂与锦地纹于一器。整支瓶子的结构相当复杂,外瓶能拆解成颈和身两个部分,而内瓶上部与颈相连,下底则运用卡、榫组合的方式和外瓶的内底套接,如此才能形成转动瓶颈即能转动内瓶的功能。特别是,瓶身中央上下交错并且实际切开的如意云纹,其看似分离却又彼此相连的关系,正式交泰瓶的精神所在,具有上下交通、国泰民安的含义。
清乾隆黄釉粉彩八卦如意转心套瓶,构造相当复杂,不仅同时汇集转心、套瓶及交泰的技法于一器,而且纹饰的处理亦包含彩绘与镂空的两种技法。从外观看来,该瓶作一侈口、宽唇、短颈、硕腹、矮圈足的造型,然而仔细研究其结构,发现整只瓶子其实可以拆解成瓶颈、腹部及内瓶,特别是瓶腹由如意云纹错开成上下两截,形成“交泰”的瓶式。器底内外施松石绿釉。此瓶造型新奇典雅,规整大方,纹饰绘制精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