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军长任上平级调离,从指挥3万人降到千余人,压力不减反增 “1950年1月8日

岁月如歌往事 2025-09-29 01:47:58

他从军长任上平级调离,从指挥3万人降到千余人,压力不减反增 “1950年1月8日,吴淞军港的寒风透骨。”饶子健在甲板上朝身边参谋低声嘀咕,“陆上打了十几年仗,可海上这摊子怎么开局?”那位参谋只回了一句:“司令,咱们的对手已在海对岸集结,船小事大。” 短短一句问答,道出了饶子健当时的真实处境——三个月前,他还是华东野战军30军军长,手下三个师、三万官兵;此刻,面前只有九艘旧舰、千余人,却要准备渡海作战。数字上的落差,并未让压力随之减轻,反而骤然增大。 把时间稍稍拨回到抗战结束那年。那时的新四军四师刚在淮北收队,部队干部多半认为可以喘口气,饶子健却接过了淮北支队的旗子,转身又扎进皖北的苇荡与盐碱地。田野里还留着日伪残军和土匪,他带着两个团反复穿插,半夜分兵、天亮合围,用三个月把根据地捏成拳头。有人说他“打仗像赶集”,调动极快,可饶子健的思路很简单:主力远征,后方必须稳,为前线提供粮秣和兵员,才能让大局成形。 1948年春,淮北与淮南军区合编为江淮军区。新编的江淮部队没有豪华番号,却担起了一个很现实的任务——为华野主力输送粮弹、转运伤员、牵制敌军。前线捷报频传,后方却每天与运输线赛跑,堤坝、渡口、简易机场全靠民工肩扛手提。那段日子里,饶子健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刀尖上的舞蹈由他们跳,我们在后面托着刀柄。” 淮海战役胜利后,第七十七军在泗县宣布起义,编入第三十四军。何基沣署名军长,饶子健任第一副军长。渡江之前,34军先是担任中线突击梯队,随后又受命警备南京。城市工作与野战截然不同:要管治安,要安置难民,还得对旧政权遗留的庞杂系统做外科手术式清理。饶子健每天在梅园、下关码头、雨花台之间奔波,短衣草鞋换成黄呢军服,却依旧连轴转。 1950年初,中央决定抽调30军机关和部分干部组建华东海军。理由很清晰——既准备渡海,又要护海防。饶子健被指定为第六舰队司令员兼政委,级别照旧是正军职,兵却只剩一个团的规模。外界觉得这是“退位”,可了解背景的人都明白,这是把纸面上的荣誉换成了真正的硬骨头。 海军是技术兵种,陆军传统那套“喊杀冲锋”不管用。舰艇动力、信号旗语、火控角度……对陆地将领简直是天书。更棘手的是,第六舰队的主力是一批30军官兵,懂政治、擅步兵战术,却不识罗经;而从国民党起义过来的旧海军,则懂技术又带着疑虑。两拨人怎样融合?饶子健想出一个办法:把自己先“放低”。每逢出海训练,他必定登舰跟班,一套舰载礼仪学得一丝不苟,晚上挤在水兵舱里啃干粮。久而久之,新老水手开始相互借书、互授口令,舰队才有了雏形的凝聚力。 不得不说,那段岁月的装备几乎谈不上“现代”。六条扫雷艇发动机老化,两艘猎潜艇火控装置缺件。海军工程师拿着锉刀改装汽缸,武器干事抱着望远镜对着壳体打孔。有人调侃这支舰队“夜里噪声能把浪吓跑”,饶子健却坚持天天拉操,哪怕只有两门小口径炮,也要练到能同时打中海面浮标。 一年后,饶子健被派往军事学院高级系学习。这次脱产,他获得了系统化的战略学、技术学课程,也第一次接触现代海空联合作战概念。毕业时五分制拿到“优”,成了班里为数不多的高分学员。他曾在笔记里写下一句:“不懂技术的指挥,早晚被技术反噬。” 1952年盛夏,他重返陆军,出任苏北军区司令员。土改、镇反、剿匪,样样急迫,人手却捉襟见肘。上任不足半月,他就碰上前任因三反运动被错扣帽子的烂摊子。饶子健不追口号,先调卷宗、一家家访谈,直到把问题调查清楚为止。那位前任最终得以平反,苏北干部从此对饶司令另眼相看。 此后江苏沿海出现走私猖獗,他又把当年练成的海防思维搬了出来:依托基地方民兵自卫队,配合海警封堵水道,三个月截获武装走私船十余艘。有人问他为何屡屡转岗还能迅速上手,他笑答:“职务是外衣,任务是骨头。骨头硬了,外衣换几层都不妨事。” 1955年,饶子健奉命出任60军军长,重回野战序列。此时的60军承担华北防务,需要陆空协同。他让作训处跟空军接洽,组织联合演习,把高炮团拉进师一级指挥体系。一次演习结束,空军指挥员握着饶子健的手说:“老首长不但懂打仗,还懂空域标绘,这可罕见。”饶子健答:“当年在舰桥上练出来的。” 纵观这位将领的履历,从皖北苇荡到江上炮火,再到东海波涛,他的编制时大时小、兵力多寡悬殊,却没有一刻被“降格”击垮。对他而言,职务不过是一种分工,责任才是真正的权重。正因如此,当岗位从三万人锐减到千余人,他才会说“压力更大”——那是新中国海防的第一把椅子,稍有不慎,就会在浪尖翻覆。 很多年后,有海军老兵回忆道:“第六舰队后来扩编为东海舰队,最初那几艘旧艇就像稚子阶段的篮筐。没有饶司令那份把篮筐编扎牢的心劲,后面的果实未必能安稳装进去。”这句评价或许比任何勋章都更能说明问题:战区、番号、规模随时可变,而对使命的敬畏与担当才是军人的核心战力。

0 阅读:52

猜你喜欢

岁月如歌往事

岁月如歌往事

感谢关注,期待与您分享更多好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