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的严打,朱德的孙子因为触犯法律在天津被处以极刑。康克清很气愤。天津市委把判决书递到邓小平手里。邓小平没批,并指示把报告交给康克清让她自己决定。 朱德出生在1886年的四川仪陇,早年投身军旅,1909年进入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毕业后参与护国战争和辛亥革命。1922年他去德国留学,接触马克思主义,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回国后,他参加北伐,1927年领导南昌起义,指挥部队转战,建立根据地。1928年上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师,任红四军军长。长征中,他指挥红军渡大渡河,翻雪山过草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他担任总司令。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1954年起当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直到1976年逝世。 康克清生于1904年江西万安,1926年参加农民运动,组织妇女工作。1929年她与朱德结婚,随军行动。长征时,她随部队行军,参与后勤。抗日时期,在延安做妇女工作,推动生产。新中国后,她任全国妇联副主席,参与妇女权益立法,推动幼儿园设立。晚年在北京处理家庭事宜。 朱国华是朱德孙子,父亲朱琦,1958年生于北京,在中南海长大。少年时接受教育,1970年代分配到天津铁路分局工作,从事技术员任务。起初遵守纪律,但后来结识不良人员,生活放纵,1982年起犯下罪行。 1983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关键年,社会变化快,但治安问题突出。刑事案件增多,流氓犯罪和抢劫常见,让老百姓不安。党中央8月25日发出严厉打击刑事犯罪的决定,政法部门从重从快办案。这场严打直击犯罪,社会秩序很快稳住。天津作为大城市,响应迅速,公安检察法院联合行动,抓获大批违法分子。 朱国华在天津铁路分局工作,本该好好干活,却从1982年起伙同他人,在和平区睦南道100号租房作为场所,诱骗多名年轻女性,犯下流氓罪和强奸罪。受害者多是刚工作的姑娘,人数达数十人,包括强奸妇女15人、猥亵26人。受害者报案后,公安搜集证据,1982年10月30日逮捕朱国华。 严打期间,这案子列为重点。天津市人民检察院分院1983年6月30日提起公诉。天津中级人民法院不公开审理,9月18日判决,以流氓罪和强奸罪判处朱国华等六人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判决书列出朱国华25岁,天津铁路分局技术员,同案主犯刘增祐28岁排水管理处工人,郑爱民30岁工业用呢厂工人。 鉴于朱国华家庭背景,天津市委考虑影响大,决定上报中央。他们把判决书和卷宗送到北京。市委领导汇报案情细节。邓小平看材料,没签字批复,而是指示转给康克清,让她拿主意。这步体现了尊重老同志。康克清接到报告,很气愤,但没干预司法。她清楚亲人犯法按国法办,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她批了四个字:同意死刑。这态度维护了法律尊严。 朱国华提出上诉,以没有强奸和量刑过重为由。天津高级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不公开审理,认定事实清楚证据充分,9月21日驳回上诉,维持原判。9月24日执行死刑,朱国华被押赴刑场枪决。执行后,社会议论渐消停。 康克清虽悲痛,却坚持原则。她召集家族成员开会,强调遵守法律,朱家不包庇违法者。此事成干部家属教育典型,提醒大家特殊身份不是护身符,犯法严惩。严打运动继续,全国逮捕犯罪分子增多,社会治安改善。 朱国华案反映干部子弟教育重要。朱德家风严,但个别后代滑坡。中央加强家属管理,强调家风建设。朱国华教训成活教材,让大家明白违法付出代价。社会治安好转,老百姓安全感增强,改革开放推进稳。康克清继续妇联工作,出席会议推动妇女权益,直至1992年逝世。朱德家族后代吸取教训,注重纪律,避免类似事件。
1943年,戴笠都称“鬼难拿”的汉奸,八路军两次围捕都失手!汉奸巧用易妆术逃
【2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