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5500米的青藏高原上,一条由烟花构成的“升龙”沿山脊腾起,而这份短暂的绚丽,可能要以数十年生态损伤为代价。 2025年9月19日傍晚,户外品牌“始祖鸟”赞助艺术家蔡国强在西藏喜马拉雅山脉查琼岗日进行了一场名为《升龙》的烟花表演。火药爆破形成的“龙”沿山脊燃放,画面通过视频传播,迅速引发巨大争议。 尽管主办方声称使用了“环保材料”,但青藏高原脆弱的生态系统承受不起这样的“艺术试错”。当地政府已成立调查组赶赴现场,而品牌方和艺术家本人也已公开道歉。 01 生态损伤:不可逆的环境代价 这场烟花秀位于海拔4500-5500米的高寒草甸与流石滩过渡带,而青藏高原的生态系统具有显著脆弱性。 植物学家顾有容直指问题核心:当地土壤结构不稳定,地表仅覆盖10厘米左右的草毡层,由密集交织的草根与有机质构成,起到固碳、保水和防止风蚀的作用。 这层薄薄的“生态皮肤”一旦被破坏,植被恢复需数十年至百年。 更令人担忧的是,爆破产生的冲击波可能导致草甸土层松动,引发小规模滑坡或泥石流。中国林学会自然教育师杨旭补充道,当地植被生长周期漫长,高寒草甸植物每年生长期很短。 爆破产生的冲击波可能直接破坏植物根系,导致无法结籽,带来不可逆的影响。 02 生物降解谎言:高寒环境的真实处境 主办方一再强调使用的烟花彩色粉为“生物可降解材料”,但这说法在科学界站不住脚。 专家指出,青藏高原年均温较低,生物活性较低,限制生物降解能力。实验表明,这类材料在高寒环境中的分解时间比平原更长,残留的化学物质可能长期污染土壤和水源。 青海民族大学游牧研究中心研究员华旦才让进一步质疑,主办方声称的烟雾符合“相关大型赛事标准”,但这些标准多基于低海拔非高原环境下的测试结果,未必适用于高原地区。 在生态保护面前,任何“可能无害”的假设都是一次不负责任的冒险。 03 野生动物劫:顶级生态链的噩梦 烟花秀所在的区域地处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是多种高原物种的栖息地和觅食地。 从事高原生物研究的专家介绍,雪豹作为青藏高原顶级捕食者,对声、光刺激极度敏感。烟花产生的噪音可能导致其听力受到影响,出现应激反应。 而当地的鼠兔与旱獭等小型动物是雪豹的重要食物来源,项目方试图用盐砖引导鼠兔等物种离开,但实际效果可能很有限。 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顾垒指出,烟花表演期间正值当地野生动物“贴秋膘”积累能量、准备过冬的时期。 外界声光刺激可能引发动物的应激反应,动物受到惊吓后弃巢,从而影响其生活节奏和繁殖周期。 04 责任归属:商业营销的艺术幌子 这场引发众怒的烟花秀,暴露了商业利益对生态保护的漠视。 央广网直言批评:“为吸引眼球,始祖鸟的‘行为艺术’折射了其对自然生态的轻慢,与其长期宣扬环保理念的户外品牌形象严重背离。” 艺术本应是传递生态敬畏的载体,而非商业营销“挂羊头卖狗肉”的幌子。 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指出,始祖鸟作为户外品牌,理应对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有更深认识。其在事件中扮演的角色值得追问。 尽管活动合作方声称制定了“预防-监测-恢复”的全链条生态保护方案,但专家杨旭认为,项目方声称的“翻土修复”可能将污染物埋入深层土壤,反而加剧生态恶化。 当地村民尼玛多吉的感受最为直接:“我们的切身感受是,这不仅影响环境,也惊扰了村民,而且味道很浓,大家担心可能会影响周围的动植物。” 烟花易冷,而山河长青才是我们真正的追求。 调查组已赴现场,我们期待一个公正、公开、科学的调查结果。 若存在违规行为,必须依法依规严肃处理,让破坏生态者付出应有代价。
海拔5500米的青藏高原上,一条由烟花构成的“升龙”沿山脊腾起,而这份短暂的绚丽
野生的交易日记
2025-10-01 15:47:1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