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泰国突然宣布了 10月1日,财联社报道,泰国新任央行行长维泰宣布,要搞宽松的货币政策帮经济长期增长,还承诺保护央行不受干扰。 先说说泰国这情况,确实有点着急。这两年经济增长一直不太给力,惠誉那边预测2025年GDP才涨2.3%,2026年可能只剩1.7%。更头疼的是通胀还上不去,今年以来通胀率一直低于央行的目标区间,通缩压力越来越大。加上美国可能要加征关税,泰国出口本来就依赖美国市场,这一下更是雪上加霜。 维泰敢这么表态,其实早有苗头。之前星展集团就预测,泰国央行年底前可能再降息25个基点,毕竟今年已经累计降息75个基点到两年低点了,政策方向本来就偏宽松。现在新行长上任直接定调,看来接下来降息是大概率事件,有机构甚至说可能还要再降50个基点。 不过维泰特意提保护央行不受干扰,这话里有话。要知道央行要是被政治左右,政策就容易短视,今天为了刺激经济乱放水,明天可能就通胀上天。之前泰国前央行行长就说过,降息门槛得够高,不能随便动,现在新行长强调独立性,也是怕政策被短期利益绑架。 其实不光泰国,今年全球好多国家都在搞宽松。主要是2024年全球通胀总算降下来点了,从2023年的6.7%跌到5.8%,这才给了央行松口气的空间。大家都想趁着这个机会,用宽松政策把经济拉一把。 就说韩国吧,上半年就连续两次降息,因为出口下滑太厉害,半导体卖不动,只能靠宽松让企业多借钱投资。结果降息后没多久,股市倒是涨了点,但老百姓消费还是没怎么起来,看来光靠货币宽松也不够。 还有印度尼西亚,这两年一直在悄悄放松货币政策,一方面是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另一方面是想跟东南亚邻国竞争。毕竟周边越南、马来西亚也都在搞政策刺激,印尼不跟上怕被落下。不过印尼不敢放太狠,怕本币贬值太厉害,毕竟外债还不少。 最受关注的还是美国,美联储之前一直猛加息抗通胀,今年总算松口了,释放了降息信号。这一下可带动了全球市场情绪,不少依赖美元融资的国家都跟着松了口气。但美国也不敢降太快,万一通胀反弹就麻烦了,现在还在慢慢试探。 欧洲那边更夸张,欧元区早就开始降息了。主要是欧洲经济比想象中还差,德国作为"欧洲引擎"都差点陷入衰退,只能靠宽松政策续命。不过欧洲央行也头疼,降息太多导致欧元贬值,进口能源成本又上去了,真是左右为难。 说到汇率风险,这可是宽松政策的大雷。泰国要是真降息太多,泰铢可能会贬值,虽然对出口有好处,但泰国企业有不少外债,本币一贬,还债压力就大了。之前阿根廷就是教训,宽松放太猛,货币贬得一塌糊涂,通胀直接失控。 还有资产泡沫的风险也不能忽视。钱放多了,实体经济没那么多投资机会,就容易跑到股市、楼市里炒价格。2010年咱们国家搞宽松后,就面临过通胀压力,这都是前车之鉴。所以维泰虽然要宽松,但肯定得拿捏好度。 现在全球央行就像在走钢丝,紧了怕经济垮,松了怕风险来。泰国新行长刚上任就定了方向,后续效果得看能不能平衡好增长和风险。 不过有一点很明确,现在各国央行都越来越重视独立性。毕竟全球经济变数太多,要是政策总被干扰,很容易在危机里栽大跟头。泰国这次把"独立性"放上台面,也是跟国际接轨了。 最后说句实在的,宽松政策只是应急的缓冲垫,不是解决问题的主心骨。泰泰国要想长期增长,还得靠改善出口结构、吸引外资、搞产业升级。全球各国也一样,光靠央行放水救不了经济,还得实实在在搞发展才行。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泰国经济政策 泰国局势
卢麒元先生认为,10月2日通胀重启,美将股债双杀,锁死流入的资本后陷入滞涨,全球
【12评论】【2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