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一篇米体对迪乌夫的评论:
安迪·迪乌夫在国际米兰的前四十天,几乎就是他职业生涯第一季的“蓝黑复刻版”:上场时间同样只有区区十一分钟。不同的是,那时的迪乌夫还是一名从雷恩二队刚刚跃升到一线队的17岁小将。主帅布鲁诺·热内西奥在法甲倒数第三轮对阵巴黎圣日耳曼时把他带到替补席,并在比赛尾声送给了他职业首秀的激动时刻——那距离他签下首份职业合同仅仅过去了几个月。如今,迪乌夫却似乎陷入了一种“时间倒流”的状态:八月下旬才抵达阿皮亚诺,身上贴着“夏窗最贵引援”的标签(总价2500万欧含奖金),刚到就尝到了国际米兰和圣西罗的滋味,但仅止步于对阵都灵的那场比赛片段。从那以后,他就再没获得机会,只能在替补席徘徊,而基伏不断轮换,中场的所有人都先后出场:从巴雷拉、恰尔汗奥卢、姆希塔良这些中场支柱,到新援苏契奇,再到弗拉泰西,甚至泽林斯基——后者在对阵布拉格斯拉维亚的比赛中意外首发。
落在后面
击败捷克球队之后,基伏特别提到自己在中场的换人选择。他解释说,用巴雷拉换下泽林斯基,其实是因为弗拉泰西身体状况不佳:“达维德本来是我准备换上泽林斯基的首选,但他自己告诉我,从卡利亚里那场起就有胃部不适。”三个人竞争一个位置,但迪乌夫再次没有进入主帅的“候选名单”。要理解他为何在竞争序列中靠后,或许要考虑他的融入节奏与方式:不同于苏契奇六月就随队在美国世俱杯开始训练,迪乌夫是最后一个与球队汇合的中场,这段时间里他可能还在为迟到付出代价。
全能,但……
更何况,就连基伏也承认,这位前朗斯中场的特点其实很适合球队惯用的3-5-2体系:“安迪更像是一名边中场(mezzala),不过他也有打双后腰的能力。”罗马尼亚教练解释说,在对都灵的首秀中,他甚至让迪乌夫踢过前腰,“至于作为单后腰,我还没来得及尝试。之前的比赛并没有给我们机会做这种换人,但他的时机会到来的。”的确,迪乌夫在巴塞尔时就是以边中场身份踢出名堂的,还曾在欧会杯对阵佛罗伦萨时打进一记精彩进球;而作为后腰,他也在九月国际比赛日的热身赛里对帕多瓦进过球。再过两天,国际米兰将在圣西罗迎战克雷莫纳,蓝黑军团正处在四连胜的上升势头中。最后一场比赛刚好在国际比赛日前夕,看起来几乎是为迪乌夫量身定制的机会。基伏一向敢于启用年轻人——这一次,会轮到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