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历史上开展灭佛运动的三武一宗,虽然个个英武神勇,但都命不长久,有的被太监杀死,有的死后被部下篡夺了江山。那些劝皇帝灭佛的大臣,下场更是凄惨,有的被腰斩,甚至被灭门。 三武一宗指的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周武帝、唐武宗、后周世宗。 1、北魏太武帝拓跋焘 拓跋焘是北魏最有作为的皇帝之一,他征柔然、灭胡夏,完成统一北方大业。公元424年,汉族大臣崔浩劝拓跋焘信奉道教。拓跋焘听了崔浩的劝告,笃信道教。 公元445年,拓跋焘在一处寺庙中发现兵器,疑僧人欲造反,遂下令诛杀全寺僧人,抄没寺庙财产。崔浩趁机劝拓跋焘开展灭佛运动,拓跋焘于是颁布诏令,将长安城的佛寺经卷焚烧、僧人处死、佛像毁坏。随后,将这场灭佛行动推向北魏全境,北魏境内的寺院塔庙无一幸免。 公元452年,也就是灭佛六年后,拓跋焘被大太监宗杀死,时年45岁。 那个极力劝拓跋焘灭佛的崔浩,也没得到好下场,450年,也就是灭佛四年后,被拓跋焘下令腰斩,并诛灭全族。 2、北周武帝宇文邕 宇文邕也可称得上是南北朝时期的一代英主,他改革鲜卑旧俗,诛杀权臣,整顿吏治,使北周政治清明,国势强盛,并最终继北魏之后再次统一北方,也为后来的隋朝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公元567年,大臣卫元嵩给周武帝上书,认为佛教“以慈为本,安乐含生,终不苦役黎民。”意思是佛教慈悲为怀,劝人行善,如果陛下要是信奉佛教,就不忍心奴役百姓了。因此,他建议周武帝灭佛。 公元574年,宇文邕下诏“断佛、道二教,经像悉毁,罢沙门、道士,并令还民。”一时间,北周境内“融佛焚经,驱僧破塔”。北周灭北齐后,继续在北方推行灭佛政策,毁寺4万座,强迫300万僧、尼还俗。 公元578年,也就是灭佛后4年,宇文邕在洛阳病逝,时年仅36岁。 宇文邕死后仅3年,北周的江山就被杨坚篡夺,宇文邕的后代子孙也被杨坚诛杀殆尽。 3、唐武宗李炎 李炎也是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对内打击藩镇,对外击败回鹘,加强中央集权,使唐朝一度出现中兴的局面。 李炎信奉道教,在道士赵归真等人的煽动下,于公元841年下诏开始灭佛:僧尼不论有牒或无牒,皆令还俗;一切寺庙全部摧毁;所有废寺的铜像、钟磬悉交盐铁使销熔铸钱。共拆毁寺院4600余所,还俗僧尼26万余人,没收良田数千万顷。 李炎灭佛后,对道教更加尊奉,并希望因此长生不老,道士赵归真便为他提炼仙丹妙药。李炎吃了这些仙丹妙药,不但没有成仙,身体反而越来越差,容颜消瘦,甚至精神也有些不正常了。 公元846年,李炎终于一病不起,那些道士们还骗他说,只要改个名字病就好了。结果,改完名的第12天,李炎就驾崩了,死时年仅32岁。此时,距李炎下诏灭佛也才过了5年。 那个劝李炎灭佛的道士赵归真,也因奉献仙丹妙药致李炎死亡,而被下令当庭乱棍打死。 4、后周世宗柴荣 柴荣是位很有作为的皇帝,被称为五代十国时期第一明君。他在位期间励精图治,锐意改革,南征北战,为后来的北宋统一天下奠定基础。 公元955年,也就是柴荣即位为帝的第二年,即下令灭佛。柴荣灭佛的原因,史学家分析有两个,一是柴荣本就对佛教没好感,二是当时因战乱频繁,经济凋敝,但是老百姓却私自把铜钱销毁用来铸造佛像,使经济更雪上加霜。 柴荣下令,凡后周境内的寺庙,除了有皇帝特批的之外,一律拆毁,每县只许留一座,而且以后无论什么人都不得批准新建寺庙。经过两个月时间的灭佛运动,后周全境共拆毁寺庙3.3万余座,强制还俗僧尼6.1万余人。 灭佛后第4年,即公元549年,柴荣便因病去世,年仅39岁。 柴荣死后仅一年,赵匡胤就发动陈桥兵变,篡夺了后周的江山。#北周灭佛# #历史灭佛运动# #太武灭佛#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历史上开展灭佛运动的三武一宗,虽然个个英武神勇,但都命不长久,
历史的回音
2025-10-03 12:25:02
0
阅读: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