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国外军事专家说,若美俄打起来,全球会有50亿人死亡。但如果美国和中国爆发

洞察观史 2025-10-05 13:46:35

[浮云]国外军事专家说,若美俄打起来,全球会有50亿人死亡。但如果美国和中国爆发核战情况如何?中国院士给全国人民吃了一颗定心丸。 近些年,随着国际局势的不断变化,全球军事格局也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震荡。特别是在核武器的威慑下,许多人不禁开始担忧:如果美俄两国发生核冲突,全球是否会陷入灾难?而如果美国和中国发生类似的核冲突,后果又会如何? 最近,有一位中国院士给全国人民吃了一颗“定心丸”,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七虎。作为一位深耕核防护工程领域数十年的专家,钱七虎院士坚信,中国不仅能够防得住核攻击,而且防护手段绝非单一,这为中国的战略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 首先要提的是中国的核预警系统。中国早在技术上就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建立了包括卫星和地面雷达站在内的天地一体化预警网络。这种系统的核心,就是能在敌方导弹发射的初期阶段,第一时间探测到潜在威胁。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红旗系列导弹在其基础上不断更新,现如今的红旗-19和红旗-26,能在不同飞行阶段对导弹进行高效拦截,包括远程、中程和近程的防护,全面覆盖可能的攻击路径。 即便如此,拦截并非百分百没有漏洞。此时,中国的地下防护工事便成了至关重要的一环。钱七虎院士的“深地下防护”理念,深入人心。 这些地下设施不仅能承受上万吨当量的核弹攻击,还配备了通风、供水、医疗等系统,确保在极端情况下,指挥系统能够继续运行,民众也能得到有效保护。 中国的核防御体系之所以有如此强大的信心,不仅仅在于防御手段的完善,更在于中国拥有强大的核反击能力。 中国早已建立了“三位一体”的核打击体系,包括陆基东风系列洲际导弹、海基战略核潜艇以及空基战略轰炸机。这些力量相互协调,使得中国即使面临最恶劣的核打击局面,也能够实施有效的报复。 以东风-31AG为例,这种导弹具备高度机动性,车辆可以随时起步,极难被敌方探测到。此外,东风-31AG还能突破敌方的反导系统,直接打击敌方的重要目标。 再比如中国的094型战略核潜艇,搭载的巨浪-2潜射导弹可携带多个核弹头,并具有极强的隐蔽性,能够在水下深处躲避敌方的侦察与攻击。 至于空中力量,轰-6K战略轰炸机同样具备强大的打击能力,能够携带核导弹进行长途飞行,实施全球打击。更重要的是,这些力量的分散性和隐蔽性,使得敌人很难全面摧毁中国的核反击能力。 中国自始至终坚守“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之原则。展现中国维护和平、珍视安宁的坚定决心。这一原则让中国的核防御体系显得更加务实与自信。 中国并不渴望通过核武器主动挑起战争,而是通过核威慑,保持战略安全。这种政策也为世界传递了一个清晰的信息:核武器是防守的工具,不是进攻的手段。 正如钱七虎院士所言,中国核防御的核心并不是“先发制人”,而是“防得住+打得回”的双重保障。也就是说,即使遭遇核打击,依托完善的预警、拦截、防护与反击体系,中国依然能够有效应对威胁。 正是依靠几十年的技术积累与科学家的不懈努力,中国才能在核防护领域取得如此的成就。无论是预警系统的建设、反导拦截技术的提升,还是地下防护工事的完善,中国的战略安全都在不断进化。 钱七虎院士作为核防护领域的开创者之一,始终站在技术的前沿,带领团队不断推动中国核防护体系的升级。这不仅是国家层面的战略布局,更是国家安全与民众福祉的坚实后盾。 然而,中国凭借自身的核防御体系,具备了强大的抗击能力。中国不仅能有效防御外部的威胁,还拥有强大的核反击力量,确保在任何极端情况下都能保障国家安全与人民生命。钱七虎院士的言论并非空洞的口号,而是建立在实实在在的技术实力基础上的。 在不断升级的核武器技术面前,中国的战略底气来自于坚实的科技力量,也源自国家对于和平与稳定的坚守。 (主要信源:澎湃新闻——最新研究:美俄若爆发全面核战争,或致全球50亿人死亡)

0 阅读:47
洞察观史

洞察观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