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女子拒付高速费被送回,大伙都盯着双方互怼,却没人说点实际避坑的招——好多纠纷,其实是没抓对“提前设防”的关键,最后才闹得两败俱伤。 先说说乘客常踩的坑:别等到收费站才问“这钱算谁的”!好多人以为平台订单“全包”,可多数APP的高速费说明就藏在订单页小字里,滑一下就没了。真要走高速,上车前先在APP里搜“高速费承担规则”,或者直接问司机“走高速的话这笔费我这边付哈?”,别揣着糊涂上车,到终点再吵就晚了。 再看司机的操作误区:“送回起点”看着解气,却可能吃平台的亏(之前有司机这么做被封账号)。其实更简单的是,出发前主动跟乘客确认高速费,打开手机录音说一句“您要求走高速,过路费到时麻烦您付一下哈”,这录音就是证据,真遇拒付,直接发给平台申诉,比自己硬刚靠谱多了。 还有个被忘的点:警方调解后,乘客的信用处罚得盯着。要是平台有“多次违约限制服务”的规则,司机可以要求平台落实,不然光调解没后续,类似纠纷还会反复。下次打车遇高速路,别嫌麻烦先把话说明白,比啥都强。
广东女子拒付高速费被送回,大伙都盯着双方互怼,却没人说点实际避坑的招——好多纠纷
嘻嘻不爱嘻嘻
2025-10-06 01:25:16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