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矿山崔培军真是个谜,越来越看不懂这个企业了。 说这个企业有钱吧,7000多个员工,一年的实际利润仅有2亿元,说这个企业没钱吧,崔培军挣2个亿,却敢拿1亿分给大家,还年年带员工父母旅游,这操作谁看了不迷糊? 说它有钱吧,利润不算顶高,宣传更是没影,低调得像藏在河南的“隐形企业”;说没钱吧,崔培军对员工是真大方,发钱、搞福利从不手软,难怪被喊“国民老板”。 网友拿他和曹德旺比,说曹老板捐钱,他却把钱花在员工身上;还把他和胖东来于东来、白象姚忠良并称为“河南良心老板三巨头”。 在这个追求高利润、快扩张的商业时代,崔培军的操作确实像一股清流,甚至有点反套路。不少企业把利润当成唯一的KPI,老板忙着把钱投进新赛道、搞跨界扩张,员工却只能拿着固定工资,看着企业财报亮眼,自己的生活却没多少改变。可河南矿山偏不这样,2亿利润里拿出1亿分给员工,这笔账在精明的商人眼里,或许是不划算的——钱没用来扩大产能,没用来抢占市场,反而撒给了员工。 但崔培军的迷糊,恰恰藏着最清醒的经营逻辑。7000多个员工,不是冷冰冰的人力成本,而是企业最核心的底气。他知道,工厂里的每一台设备运转,每一批订单交付,都离不开一线工人的踏实肯干;办公室里的每一份方案落地,每一次客户沟通,都少不了员工的用心付出。把利润分给大家,不是施舍,而是共享——让员工实实在在尝到企业发展的甜头,才能心甘情愿跟着企业往前走。 年年带员工父母旅游,这招更是戳中了中国人的软肋。在外打拼的人,最牵挂的就是家里的父母,却常常因为工作忙,连陪父母出门的时间都没有。崔培军替员工想到了这一点,把对员工的关怀延伸到了家庭,既让父母们感受到企业的温度,也让员工多了份安心和归属感。比起那些只会喊以厂为家口号的企业,这种落到实处的福利,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 网友把他和曹德旺对比,其实两者没有高下之分,只是选择不同。曹德旺的捐赠,是企业家对社会的责任担当;崔培军把钱花在员工身上,是对小家的用心守护。而他能和于东来、姚忠良并称为“河南良心老板三巨头”,正是因为这三位老板都抓住了商业的本质——企业不止是赚钱的工具,更是承载着无数人生活与希望的平台。胖东来把服务做到极致,让员工有尊严地工作;白象坚持不裁员,扛起民族企业的责任;河南矿山则用真金白银的福利,让员工感受到被重视。 现在太多企业追求表面风光,把钱花在营销炒作上,却舍不得给员工多涨一块工资。河南矿山的低调,反而让这份实在更显珍贵。它没有响亮的名气,没有花哨的宣传,却靠着崔培军的谜之操作,留住了员工的心,也赢得了网友的认可。或许在崔培军眼里,企业赚多少钱不重要,重要的是跟着自己干的兄弟姐妹们,都能过上好日子。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崔培军 河南矿山集团
为什么2025年一线城市相亲市场“女多男少”现象愈发严重?
【1评论】【1点赞】
知音
这就是共赢未来,共分享一下财富。不把打工仔们当压榨的机器,压干打工仔们的血汗钱,血泪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