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毛人凤下令处死朱君友。朱君友坦然赴死,却发现枪决他的两名特务,朝他频

谈古论今朝 2025-10-09 01:46:21

1949年,毛人凤下令处死朱君友。朱君友坦然赴死,却发现枪决他的两名特务,朝他频繁摇头使眼色,示意他不要出声,朱君友立即心领神会。 12月6日深夜,当朱君友被提出牢房时,外面接应他的是他的大舅哥杨夷甫和徐中齐的弟弟徐季达。一场必死的劫难,就这样被一张看不见的网给化解了。 可能有人要问,朱君友到底啥来头,毛人凤为啥非要盯着他杀?其实朱君友本身没沾过啥血债,他能被毛人凤盯上,全因他有个特殊身份——国民党第16兵团司令朱鼎卿的亲弟弟。1949年下半年,解放军已经逼近西南,国民党在大陆的根基快塌了,毛人凤掌管的保密局,一边忙着破坏设施,一边忙着清洗“可疑分子”,朱鼎卿就是他重点提防的人。 朱鼎卿手里握着川军主力,当时已经暗中跟解放军有过接触,琢磨着起义的事,这消息走漏后,毛人凤急了。硬打肯定打不过朱鼎卿的兵团,就想出了“以亲胁将”的损招,抓了朱君友,想逼朱鼎卿放弃起义,继续跟着蒋介石顽抗。朱君友被抓后也明白这层门道,知道毛人凤是冲他哥来的,所以从进牢房那天起,就没喊过冤,也没求过情,就等着那一刀,不想拖累他哥。 那俩特务为啥敢违抗毛人凤的命令?不是他们胆子大,是有人提前给他们递了话,这人就是当时的国民党四川省会警察局局长徐中齐。徐中齐跟朱鼎卿是老相识,知道朱君友是被冤枉的,更清楚毛人凤这是在搞内斗,把人逼急了,朱鼎卿要是真跟解放军硬拼,最后倒霉的还是西南的老百姓,他自己也没好果子吃。 所以徐中齐没敢明着跟毛人凤对着干,就私下找了负责枪决的两个特务,跟他们说“留条活路,别做绝事”,还许了他们事后的安置,这俩特务也知道国民党快完了,不想替毛人凤背杀无辜的黑锅,才敢在刑场上给朱君友递眼色。 朱君友跟着特务走出牢房的时候,脚都有点发飘,不是怕,是没想到还有活路。他没敢多问,也没敢回头看牢房里的人,就低着头跟着走,生怕哪个看守起疑心。出了监狱大门,就看见杨夷甫和徐季达乔装成送炭的,推着辆板车在路边等着,他一过去,俩人就把他往炭堆里藏,上面再盖层布,推着车就往城外走。 那时候成都城里到处都是保密局的人,检查得严,杨夷甫他们还提前跟城门的守军打了招呼,说是“徐局长要的炭,赶时间送”,守军也不敢拦,这才顺顺利利把朱君友送出了城。朱君友后来回忆,当时坐在炭堆里,浑身都是炭灰,却觉得比在牢房里还暖和,他知道,救他的不只是徐中齐、杨夷甫这些人,更是当时的大势——没人再愿意为行将就木的国民党政权卖命了。 毛人凤后来知道朱君友跑了,气得拍了桌子,要抓那俩特务和徐中齐,可那时候解放军已经快到成都了,保密局的人自顾不暇,连自己的退路都没找好,哪还有心思抓凶手。说到底,毛人凤的清洗根本没留住国民党的根基,反而让更多人看清了他们的残忍和无能,加速了他们的溃败。朱君友能活下来,算是极少数的幸运儿,可当时还有好多像他一样的无辜者,没等到活路,就成了国民党内斗的牺牲品。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1
谈古论今朝

谈古论今朝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