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力量差距巨大?美媒曾言:中国仅两个选择,不让步就将被毁灭! (阅读前请点个赞,点个关注,主页有更多你喜欢看的内容) 美媒这套论调,纯粹是霸权思维催生的臆想,真当中国还是百年前任人拿捏的模样? 单看近些年的发展,就知道这分明是美国的霸权滤镜太厚,连自家优势在一点点流失都不愿承认。 咱先来戳破科技领域的“差距神话”,这可是美国最引以为傲的护城河,9月21号刚曝出的消息,上海微电子的28nm浸没式光刻机,量产良率已经突破82%,年产能超百台,国产化率更是冲到90%往上。 要知道两年前美国还吹嘘,“卡断光刻机供应就能锁死中国芯片”,现在中芯国际主导的3nm以下国际标准都拿到了ISO认证,华为昇腾AI芯片算力直接反超英伟达H200。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还顺带对英伟达启动了反垄断调查,这哪是中国被卡脖子,分明是美国的科技霸权快守不住了。 更打脸的是,10月10号工信部刚发布未来产业创新任务清单,一口气布局了量子科技、原子级制造、清洁氢三大领域68项核心任务,明确提到2026年,要搞出40nm以下的抗量子密码芯片,光量子雷达探测半径不低于2km,芯片级分子时钟重量不到0.2公斤却能实现高精度授时。 这些技术可不是实验室里的花架子,量子雷达能精准监测碳排放和管网泄漏,本质也是国防探测技术的民用转化,芯片级时钟更是导航、航空航天的核心部件,美国要是真觉得技术差距大,何必急着升级对华芯片出口管制? 再看经济层面,所谓“中国离不开美国市场”的说法,早就成了老黄历。 IMF4月的《世界经济展望》说得很明白,2025年美国经济增速被下调到1.8%,是发达经济体里下调幅度最大的。 而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增速能到3.7%,中国作为其中的核心引擎,增速远超美国是板上钉钉的事。 7月的更新报告虽然微调了全球增速,但也明确指出“各国路径分化,美国面临政策不确定性加剧的风险”。 更实在的是产业韧性,美国喊了三年“制造业回流”,可9月的数据显示,美国进口的消费电子、新能源零部件里,中国供应链提供的产品占比还维持在42%,没了中国造的高性价比零部件,美国通胀能压得住才怪。 反观中国,一边在原子级制造领域突破高纯单晶铜板技术,满足6G通信和新能源的高端需求,一边扩大“一带一路”合作,光是9月新增的清洁氢产业合作项目,就带动200亿投资。 这种“对内突破核心技术、对外拓展合作空间”的布局,哪像“要被毁灭”的样子? 反倒是美国因为债务高企、军费低效,经济韧性早不如前,还好意思吹嘘“力量差距巨大”。 军事上的“威胁论”更是站不住脚,中国的国防力量从来都是防御性的,但这绝不等于没能力自保。 就拿工信部刚部署的量子+新能源任务来说,研发的低丰度高灵敏磁性量子传感器,能精准检测新能源汽车电池和储能设备的安全状态,换个场景就是军事领域的高精度探测技术,对磁性物质的检测分辨率达到1ppb,意味着任何隐蔽的金属装备都很难遁形。 再加上碳监测光量子雷达,能实现2公里内的气体浓度分布式监测,本质上也是远距离探测技术的突破,这些都不是为了主动攻击,而是为了筑牢国家安全的屏障。 美国总拿航母编队和海外军事基地说事,可别忘了,中国的反舰弹道导弹技术早已成熟,更重要的是,中国的国防开支占GDP比重,始终维持在1.7%左右,远低于美国的3.2%。 咱花的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不像美国把军费变成了军工复合体的摇钱树,这种“高效防御”对比“低效霸权”,谁的实际战力更扎实一目了然。 美媒鼓吹“要么让步要么毁灭”,本质是霸权思维的惯性发作,他们习惯了用武力和制裁逼别国屈服,却没看清时代变了,中国现在的选择从来不是“让步或毁灭”,而是“自主发展或共赢合作”。 半导体领域突破28nm光刻机后,我们没有反过来卡别人脖子,而是开放产业链合作;在量子科技、清洁氢这些未来产业,我们搞“揭榜挂帅”突破技术,也是为了推动全球产业升级。 反观美国,动辄搞技术封锁、实体清单,本质是怕失去垄断地位,IMF的报告早警示过“贸易战升级会削弱全球增长”,可美国偏要一条道走到黑。 结果华为反超英伟达、中芯国际制定国际标准、中国清洁氢技术输出全球,美国的制裁反而成了中国技术突破的“催化剂”。 中国既没有兴趣跟美国搞军备竞赛,也不会在核心利益上让步,我们的战略定力来自于“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一系列实打实的成就,比任何“威胁论”都更有说服力。 美媒要是真懂“力量”的含义,就该明白,现在的中国早已不是能被恐吓住的,霸权逻辑在实力和道理面前,注定行不通。 那些还抱着“毁灭论”不放的人,该醒醒了,时代早变了,合作共赢才是正道,再沉迷于霸权幻想,最后被甩在后面的,只会是美国自己。 参考资料:阵匠——中美力量有多悬殊?美媒曾威胁:中国就俩选择,要么让步要么毁灭
中美力量差距巨大?美媒曾言:中国仅两个选择,不让步就将被毁灭! (阅读前请点个
柳淮蕊
2025-10-10 19:33:0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