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坐完中国建的高铁就翻脸?印尼这次玩得够绝!10月8日,印尼投资部长罗桑突然喊话要和中国谈雅万高铁债务重组,这操作像极了吃完宴席就掀桌子的“白眼狼”——明明靠着这条高铁收获了千万客流红利,转头就拿73亿美元债务当要挟牌,试图让中国吞下超支亏损的苦果。 这条高铁可不是小项目,它是中国高铁全系统、全链条出海的第一单,从设计到施工再到运营支持,全是中方主导。 当初为了拿下项目,中国还硬生生拼掉了竞争多年的日本,靠的是技术和诚意,不是空口许诺。 2023年通车以来,累计发送旅客超过1100万人次,日均客流稳定在两万以上,节假日甚至逼近三万。 这么高的使用率,在全球新建高铁里都算亮眼。可现在印尼说亏钱,要改合同,理由是还不起贷款。 问题是,这账不能光算在中方头上。45.5亿美元的贷款,年利率才2%,期限40年,这种条件放在国际融资市场几乎是“慈善价”。 超支的12亿美元确实存在,但那是土地征收拖沓、疫情延误加上当地执行不力造成的,不是中国修错了路。 更关键的是,高铁能不能赚钱,从来不只是看车票收入。日本新干线当年成功,是因为沿线配套早早跟上,车站周边建起商业区、写字楼、住宅,人流直接转化成经济流。 可雅万高铁呢?从雅加达到万隆,好几个站点周围还是荒地,没有产业布局,没有交通枢纽接驳,等于把一辆豪车开进沙漠,再抱怨油耗太高。 印尼政府自己没把后续开发提上日程,反倒指望中国继续兜底,这逻辑说不通。中国修的是轨道和列车,又不是包办整个区域经济。 就像盖好高速公路,总不能要求承建方顺便把两边的加油站、服务区、物流园全建了吧? 而且这事一旦开了先例,后患无穷。斯里兰卡汉班托塔港、肯尼亚铁路项目都曾因亏损被西方炒作成“债务陷阱”,如果这次中国轻易答应重组,等于变相承认项目失败。 以后其他合作国遇到困难第一反应就是找中国重新谈判,谁还敢认真履约? 西方媒体已经盯着呢,彭博社、《联合早报》立马跟进报道,标题清一色往“中国贷款压力大”上引。 他们不在乎真相,只想要一个“一带一路失灵”的故事。中国要是退一步,别人就进一步,最后损失的是整个海外基建合作的信任基础。 也不能说印尼一点难处没有。财政紧张是事实,外债压力也不小,但这不该成为甩锅的理由。 真正的解决办法不是改合同,而是加快沿线开发,引入私人资本,把高铁变成带动经济的引擎,而不是单纯烧钱的交通工具。 中国也不是铁板一块不讲理,谈判可以谈,但必须建立在责任共担的基础上。 比如未来收益分成、第三方注资、运营优化这些方案都可以谈,但无底线降息或延长还款,那等于鼓励不负责任的投资行为。 雅万高铁跑起来了,这是好事。但它能不能持续跑下去,考验的不只是中印尼的合作,更是发展中国家搞大型基建的成熟度。中国带技术来,不是来当冤大头的。
刚坐完中国建的高铁就翻脸?印尼这次玩得够绝!10月8日,印尼投资部长罗桑突然喊话
紫蓝谈社会趣事
2025-10-11 10:31:5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