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利物浦主席关于当初芬威接手利物浦的心理历程和内幕】他说的心路历程,可能和站在

香香的小克利 2025-10-13 17:50:59

【前利物浦主席关于当初芬威接手利物浦的心理历程和内幕】

他说的心路历程,可能和站在当时我站在球迷的历程完全不一样,当时利物浦相当乱,没钱引援,债务高驻 ,球队战绩糟糕 托雷斯出走等等,以及主帅霍奇森,以及吉列和希克斯被爆料的种种,当时只想早点结束这些混沌,对芬威入主,反而真的没有要求太高

---------------------------------------------------------

前利物浦主席马丁·布劳顿爵士坦言,由于前任老板汤姆·希克斯与乔治·吉列特执掌时期的灾难性表现,当初对接受同为美国资本的芬威体育集团收购曾存有顾虑。十五年前的本周,芬威集团(当时名为新英格兰体育风险投资公司)以3亿英镑收购利物浦,终结了希克斯与吉列特治下那段将俱乐部推向破产边缘的黑暗岁月。

2010年4月被任命为主席负责促成俱乐部出售的布劳顿,于当年晚些时候在波士顿芬威公园会见了现任利物浦主要老板约翰·亨利,以及后来接替布劳顿职务的汤姆·沃纳。在接受《回声报》独家专访时,布劳顿表示他欣赏芬威集团当时执掌波士顿红袜棒球队取得的成就,并相信他们能胜任利物浦的运营。

然而他承认,由于球迷群体对德克萨斯人希克斯和威斯康星州人吉列特的强烈不满,当时对新任老板的国籍问题确实存在犹豫。

"是的,确实存在担忧,"布劳顿坦言,"最大的负面因素就是:他们又是美国人!当时球迷的抗议标语写着'美国佬滚回家',不仅仅是针对汤姆和乔治。"因此引入更多'美国佬'确实让我们有所顾虑。但我认为尽管他们同属美国资本,却是真正合适的掌舵者。"

"我欣赏他们的核心价值理念。汤姆和约翰是性格迥异的两个人:约翰内向严谨,专注细节;汤姆则善于交际。虽然看似不搭调,但两人配合默契。我四月接手俱乐部出售事宜,直到八月才在波士顿见到芬威团队。芬威公园与安菲尔德的相似之处令我震撼——他们都成功重塑了一支底蕴深厚但战绩低迷的豪门。红袜队经历近一个世纪才重夺世界大赛冠军,而他们处理体育场存续问题的思路也如出一辙:既然能改造现有场馆,为何要舍弃'绿色怪物'(芬威球场著名标志)的伟大传统?"

"他们确实践行了承诺:完成球场改造,投资球队建设,最终赢得世界大赛。所以即便他们在2010年还不懂足球,但我坚信他们深谙传统底蕴对球迷的意义,理解安菲尔德的精神价值。当众人认为必须迁址新球场才能发展时,他们坚持守护传统。"

"他们展现的专业素养令我折服。虽然领域不同,但接手项目后展现的专业精神和对运营本质的把握如出一辙——不仅是商业操作,更是文化传承的守护者。"

2010年10月15日芬威正式入主后曾邀请布劳顿留任主席。但这位如今78岁的老人认为,在成功推动俱乐部易主后,随着芬威开启新时代,正是自己功成身退的恰当时机。

"他们并未过多依赖我的指导,"布劳顿透露,"虽然希望留任英国主席以利过渡,但我意识到角色本质已变:从拥有实权的独立主席转变为所有者的发言人。当与所有者意见相左时,要么违背本心执行决策,要么辞职抗议——这都不是理想选择。"

"尽管享受工作,但作为象征性角色并非我所愿。最终我以顾问形式协助过渡,汤姆虽常驻洛杉矶却出色承担了职责。"正在为《回声报》全新月刊《热血赤军》接受专访的布劳顿补充道:"我钦佩芬威把握时机提升俱乐部价值的智慧,更欣赏他们言出必行:投资球场改造,完成众人认为不可能的基础设施升级;理性运营球队,慧眼识珠选聘合适主帅。"

"即便今夏投入巨资,纵观全局他们的转会操作始终理性明智——从不盲目挥霍,始终围绕'谁最适合球队'制定计划。虽然今夏支出显著,但这并非常态。与其他豪门相比,他们总体投入谨慎但决策精准,这才是关键所在。"

0 阅读:10

猜你喜欢

香香的小克利

香香的小克利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