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挖地下室致楼体开裂,依法严惩方能守护居住安全》 近日,安徽六安霍山县景秀蓝

天天会观察 2025-10-14 15:28:55

《私挖地下室致楼体开裂,依法严惩方能守护居住安全》 近日,安徽六安霍山县景秀蓝湾小区的32户业主陷入了无尽的担忧与困境之中。该小区顶楼住户家中墙面布满横向、纵向甚至八字形裂缝,窗台大理石断裂渗水,房屋经鉴定为局部危房。而这一切灾难的源头,竟是一楼业主未经任何审批,私自开挖的300平方米地下室。 为了掩盖其违规行为,该业主可谓费尽心思。用3米高围栏圈起施工区域,白天让挖机偷偷作业,下半夜再偷运土方,工人进出后立即锁门。直到顶楼住户发现墙体开裂并四处调查,这一违法行为才被曝光。当鉴定报告显示楼栋安全性等级为Cu级(局部危房)时,涉事业主的侥幸心理终究让全楼居民面临生存危机。 值得注意的是,物业早在7月份就已发现问题并发出整改通知,但涉事业主置若罔闻,8月份仍在隐蔽施工。这也暴露出物业在监督和管理方面存在明显失职。 目前,当地已启动混凝土回填,并对楼梯结构损坏处进行物理修复。涉事业主虽支付了10天每人150元的安置费,但这与32户房屋的维修损失、贬值代价相比,只是杯水车薪。即便房屋修好可以居住,其市场价值也必然大打折扣,后续恐难有人敢买。 事实上,私挖地下室的闹剧并非个例。上海虹口区一业主私挖地下室做酒窖,致使邻居家门窗变形、地面倾斜,整栋楼被评为5级危房紧急疏散;北京一业主挖地下室,竟挖出了两室一厅。部分人错误地认为,挖自家客厅或院子是个人私事,却不知建筑地基是整栋楼的“生命线”,私挖行为会直接破坏受力平衡,从根源上瓦解建筑安全。 此类乱象频发,与违法成本过低密切相关。如上海案例中,涉事业主此前因损坏承重结构仅被罚2万元,根本无法起到震慑作用,仅有北京业主被刑拘。依据《民法典》,涉事业主必须承担消除危险、赔偿损失的民事责任。但实际上,其行为已涉嫌危害公共安全,绝非简单罚款就能了事。 为了终结“私挖地下室”的致命闹剧,守住千家万户的居住安全底线,必须依法判处涉事业主高额赔偿,覆盖全楼维修、居民安置、房屋贬值等所有损失,同时追究其行政乃至刑事责任。只有让任性者付出惨痛代价,才能让“挖地下室等于犯罪”的认知深入人心,真正守护好居民的居住安全。

0 阅读:0
天天会观察

天天会观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