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教授警告:近年来,韩国上下从政客到民众,对中国的恨意越来越强烈地表现了出来,

雨中山果落 2025-10-14 20:32:18

韩国教授警告:近年来,韩国上下从政客到民众,对中国的恨意越来越强烈地表现了出来,前一段时间,韩国还爆发了大规模的反华游行,连李在明都不得不重视起来,要求民众们不许再展开此类游行! 韩国这几年对中国的态度变化大,从前友好,现在从高层到街头小贩,都一股子的不爽劲冒出来。教授们说这恨意在韩国社会里像病毒一样扩散,政客们借着它拉票,老百姓被媒体一忽悠,跟着喊口号。 拿最近的明洞事件来说,本来是购物天堂,结果一群人堵路高喊反华口号,游客一走,商家直掉眼泪。这不光是丢脸,还砸自己饭碗。中国游客一趟能花几百万韩元,多了上千万,那就是笔大生意。可现在免签刚放开,就有人出来搅局,李在明一看不对劲,赶紧开会敲打,说这不是言论自由,是纯闹事,得管严点。 韩国人过去总觉得自己东亚老大,经济起飞早,科技牛,社会现代范足。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中国还在摸索,他们出口到处跑,工厂流水线转得飞起。那时看中国,就跟看落后邻居带着点优越感。 教授们分析,这心理落差是关键。结果中国这几年蹿得太猛,GDP稳超韩国,贸易额占韩国四成多。韩国媒体一报道负面影响,民众就觉得不平衡,恨意就这么酝酿出来了。像三星、现代本来靠中国市场吃香,现在供应链一卡,工人加班也愁出口。老百姓房价高、失业多,就把账算到中国头上。 这恨意跟政治搅和一块更乱。2016年萨德事件是导火索,美国推韩国部署反导系统,中国安全底线一碰,贸易卡壳了。韩国企业仓库堆满货,叉车闲着,损失上百亿。朴槿惠政府当时硬扛,结果害老百姓买单,怨气冲天。此后,韩国人看中国,从伙伴变负担,甚至是威胁。文在寅上台后,推出三不政策:不加萨德、不进美反导、不搞韩美日同盟。 两国关系缓和,文化交流,经济数据回暖。可好景不长,2022年尹锡悦接棒,经贸上跟美国走,芯片限制,还在台海事上发声。疫情时,入境管得严,中国游客少,社会不爽劲更足。尹锡悦下台前,韩国街头反华集会由极右团体带头,标语侮辱性极强,还跟商家起了冲突。 李在明上台没多久,反华集会就爆了。六月选举后,极右团体说中国操控选票,七月明洞游行,高举美国旗,喊驱逐中国影响。八月十二日,李在明开国务会议,直批这是仇恨示威,超言论自由界限,有损国家形象。要求研究制裁方案,现行法律下惩处,妨碍经营得罚。行政部长尹昊重说已加强大使馆警卫,警告主谋,李在明说警告不够,得深入。九月十九日,总理金民锡下紧急指令,对个别集会执行强力措施。 韩国人现在纠结死了,一边靠中国市场,三星手机中国卖得多,现代车组装线中国零件足。一边又怕被超,媒体天天负面,电视滚动,中国间谍、中国操控选举。老百姓看新闻摇头,年轻人失业,怪中国抢饭碗。 李在明得平衡外交,找回现实感,中韩才能获得稳定未来。

0 阅读:63
雨中山果落

雨中山果落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