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与鲁迅,对于中国人的不同评价 最近,黄教授发了这么一段:“中国人在安全的时

南山樵夫 2025-10-15 12:28:21

林语堂与鲁迅,对于中国人的不同评价 最近,黄教授发了这么一段:“中国人在安全的时候最勇敢,在危险的时候贪生怕死,在弱者面前是强者,在强者面前是奴才,在善良面前非常凶狠,在罪恶面前却是惊人的沉默。”——林语堂。 黄教授贴出这个东西的时候,他个人思维逻辑中大概率是赞同的,说明他与林语堂在灵魂上是相通的。这段话的适用群体,不应该是中国人,不应该是正经的中国人,而应该精准为林语堂、胡适、梁实秋、周作人、钱穆、柏杨这类所谓民国大师。但在民国大师横行泛滥的日子里,中国人民恰恰是遭受苦难最深的时代。 但是,说这话的人,认同林语堂这句话的人,他们永远无法合理解释: 一是为什么中国历史上那么多农民起义?中国古人是不是很有钢条,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慷慨悲歌,英勇无畏。 二是为什么中国人民能在中共领导下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是不是先贤前赴后继的斗争,才有革命的从胜利走向胜利。 三是为什么中国人民能够把经济规模做到世界第二。并在各个领域斗争中继续上升前进,并崛起复兴。 但林语堂这段话也适用当今那些公知、汉奸、卖国贼、恨国党。看看黄教授是谁?黄日涵,1983年10月5日生,还很年轻啊。他是国际关系和新闻传播领域的重要学者,现任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华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助理及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院长,担任国际“一带一路”研究所所长等职,研究领域包括反恐、中美关系等。涉猎挺广泛的,按说这个履历的应该是根红苗正,有正确认知,总感觉他这个履历是不应该推崇林语堂的话。 与林语堂不一样的是鲁迅,与之同时代鲁迅就看好中国,看好了中国人民的脊梁。他关于民族脊梁的原话是:“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看到差距了没有?一样的大师,不一样的境界。我们正经中国人都是与鲁迅在灵魂上是相通的。 是在对照林语堂与鲁迅的两段话以后,我们作为中国人应该感到自豪,我们有战士基因,我们有顽强不屈的奋斗精神,我们对我们的事业自豪而执着,我们对我们的胜利充满希望。

0 阅读:32
南山樵夫

南山樵夫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