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景龙四年,唐睿宗李旦时隔20年,再次坐上了皇帝的宝座。 此时摆在他的面前非常棘

一壶清茗品春秋呀 2025-10-15 19:45:18

唐景龙四年,唐睿宗李旦时隔20年,再次坐上了皇帝的宝座。 此时摆在他的面前非常棘手的问题,就是册立太子的问题,80多年前的玄武门之变,让他在这个问题上不得不十分慎重。 此时情形和唐初情形十分相似。在政变中诛杀韦皇后和安乐公主,拥立自己为帝,立有大功的平王李隆基偏偏是第三子,而按照嫡长制,长子李成器却应该被册立为太子。 所以,李旦久久不能决断。面对这个难题,李成器态度十分坚决,就是太子这个高危职业,坚决不干,还说了一套大道理,什么国家安定,应该立长子,国家危难,就应该先立有功之人,并表示就是打死也不敢在李隆基前作太子,为此还在李旦面前哭了好几天。李旦也只能顺水推舟,册立李隆基为太子。 当然李成器这么做也是给李隆基看的,表示自己绝对无意争夺太子之位,免得自己也落得李建成的下场。 李隆基称帝以后,李成器是绝口不提政事,只顾声色犬马。 从后来情况看,李成器的策略还是非常有效的。李隆基一直与李成器兄弟十分亲爱的兄弟之情,他们经常共同吃喝玩乐,同宿共寝,一直相安无事。 从李隆基为人看,杀伐决断,既有诛杀韦皇后和安乐公主在前,又有逼杀太平公主在后,为了皇权,他再发动一场玄武门之变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李旦吸取玄武门教训,采取顺应时势的办法,立李隆基为太子,李成器为了不走李建成老路,一直步步退让,卑躬屈膝,父子共同避免了玄武门之变重演。

0 阅读:41
一壶清茗品春秋呀

一壶清茗品春秋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