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五大产业集群激发新质生产力,目前已有三大产业营收规模突破千亿级;大力实施

城市观止塔 2025-10-15 22:32:52

​​聚焦五大产业集群激发新质生产力,目前已有三大产业营收规模突破千亿级;大力实施城市更新提升城市发展能级,音乐和体育两大城市IP日益叫响,假期多次上榜旅游热门目的地;持续推动生态“焕”新扮靓城市颜值,城市美誉度和吸引力不断增强……锚定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目标,河北省石家庄市努力向“新”求变,高质量发展呈现新气象。 产业向“新”激活力 石家庄以岭医药研究院模式动物实验室里,工作人员正用显微镜观察线虫、果蝇、斑马鱼标本,以获取药物对这些动物寿命影响的数据。以岭药业副总经理张蕴龄介绍,企业坚持全链条创新,多款创新中药在50多个国家获批注册并上市销售。 自2021年起,石家庄全力打造生物医药、新一代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现代食品、现代商贸物流5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对产业创新发展实行全链条、全方位、全生命周期扶持,努力在“新赛道”跑出“加速度”。 石家庄着力集群式发展主导产业。在高新区,占地2.8万亩的国际生物医药园拔地而起,成为生物医药产业集中承载地。设立主导产业发展基金,支持建立各类创新平台,完善产业创新生态……石家庄生物医药产业形成以生物技术药物为引领、化学药为主体、现代中药为特色、高端医疗器械为补充,涵盖研发、生产、流通、配套服务的全产业链体系。 在鹿泉区,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效应凸显,这里聚集了中国电科产业基础研究院、中国电科网络通信研究院,以及海康威视、普兴电子等龙头企业,形成了现代通信、集成电路等6条产业链,实现从设计到应用、从材料到产品、从零部件到整机、从空天到地面的全链条布局。 目前,石家庄生物医药、新一代电子信息和先进装备制造三大产业已突破千亿元级,现代商贸物流、现代食品产业实现快速增长。产业集群蓬勃生长,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城市更“新”提能级 登临石家庄太平河片区制高点,可近观现代城市滨水风光,也可远眺正定古城、东垣遗址风貌。这里是石家庄拥河发展战略的起步区、示范区、引领区,片区内已封顶的100多栋主体建筑错落有致。 2021年以来,石家庄启动城市更新行动,坚持“二环内做减法”,还空间于城市,还绿地于人民,还公共配套服务于社会;“二环外做乘法”,实施以滹沱河为轴的拥河发展战略,拉开城市框架,提升城市发展能级。 补齐城市功能短板。近年来,石家庄将腾退土地优先用于绿地、体育、停车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已建设公园游园400余座、球类运动场地960多个。 以完善道路体系畅通城市脉络,以推进重点片区建设提升城市品质,以补齐功能短板改善居住环境。石家庄持续推动城市更新提品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石家庄已形成一主、四辅、两带的城市空间结构,从平原城市向山水城市的转变已初见成效。”石家庄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城市更新促进中心主任底光辉说。 生态焕“新”升颜值 在滹沱河和太平河交汇处,远处的古城与河畔拔节生长的新城古今交融,展现出一幅生产、生活、生态交融的美丽画卷。 滹沱河是石家庄的母亲河,曾经历污水横流、沙坑遍布、植被退化的“伤痛”。近年来,石家庄对滹沱河黄壁庄水库下游河段共109公里实施系统修复,这条沉睡的母亲河焕发新生机,不仅成为市民假日休闲的“后花园”,也成为推动市域发展的“绿色廊道”。 石家庄和平东路一带曾聚集钢厂、药厂、机械厂等大量企业,但随着城市发展,环境污染问题凸显。近年来,石家庄对这些企业实施退城搬迁,并对工业遗存活化利用,让这片老工业区蜕变为触摸城市历史、“吃住行游购娱”结合的城市微度假区。 斑驳红砖与玻璃幕墙完美融合,老厂房或变身为艺术展览馆,或改造为创意工作室,潮流元素、特色小吃汇聚于此……今年,由石家庄第一棉纺织厂和第二棉纺织厂旧址改造的“织音1953”开业,迅速成为人气火爆的城市打卡地。 打造音乐、体育两大城市IP增活力。石家庄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当地以举办音乐演出和活动为契机推动文旅融合,游客接待人次持续攀升。 据统计,石家庄常住人口净流入近3年连续实现正增长,2024年全市青年人才流入总数超10万人。​​​​

0 阅读:0
城市观止塔

城市观止塔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