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最坏的结果有两种,一是中美爆发战争,而且是美军挑衅引发的。二是中美贸彻底脱钩。两国比较的是谁能扛住短暂的经济下滑!中方这次能罕见硬刚到底,高层一定是作为最坏的打算!中共是从大风大浪中淌过来的,这次就当再过一次雪山草地! 说起这场中美贸易战,现在已经闹到2025年10月中旬了,双方你来我往,关税加码,港口费互征,稀土出口管制一出,美国那边直接甩出100%关税大棒,从11月1号开始对中国所有进口商品动手。这事儿搁谁身上都得掂量掂量,最坏的局面无非就两种:一种是美军在南海那边继续搅和,挑衅升级成真枪实弹的冲突;另一种是贸易彻底脱钩,供应链断裂,看谁先扛不住经济下滑的阵痛。中国这边高层显然早把这些都算计进去了,这次硬刚到底的架势,不是一时冲动,而是底气十足。回想中共走过的那些年,抗日、解放战争,长征过雪山草地,那时候条件比现在苦多了,这次贸易战就当再啃一口硬骨头,挺过去后面路就宽了。 先聊聊第一种最坏情况,美军挑衅引发战争。这几年南海风浪不断,美军舰艇飞机老往中国岛礁附近钻,联合菲律宾、越南搞军演,摆明就是想试探底线。拿最近的来说,2025年1月,美菲在南海海域拉开联合军事演习,美军派“卡尔·文森”号核动力航母出动,菲律宾那边导弹护卫舰和FA-50战机跟上,这明摆着是对中国的主权直接叫板。演习地点选在敏感水域,模拟攻击场景,雷达锁定,广播警告,搞得像随时要擦枪走火。美国国务院还搬出《美菲共同防御条约》第四条,说任何针对菲律宾武装力量或公务船的攻击,都能当成出兵理由,这等于给菲律宾撑腰,让它敢在黄岩岛、仁爱礁那边反复挑事。不到24小时,中菲船只摩擦刚平息,美国就找借口增兵南海,美军在菲律宾部署更多基地,试图反包围中国。 但话说回来,真要打起来,美国占不到便宜。中国海军这些年实力上台阶,舰艇吨位大增,导弹系统覆盖亚太,巡逻常态化,南海舰队能快速响应。美军虽有航母群优势,可后勤线拉长,补给依赖盟友,菲律宾那些基地条件有限,容易成靶子。军事专家分析,美国的政策就是“南海天天有事,但不希望出大事”,他们乐见东盟国家跟中国摩擦,顺势插手台海,但真冲突一开,欧美可能逼中国跟俄罗斯走近,这对普京是好事,对美国却是新冷战,经济上扛不住。2025年4月,中美在上海开了海上军事安全磋商,中方直言“执意挑衅必遭反制”,这不是空话,危机管理机制虽在,但美方行动总跟口头善意背道而驰,加剧误判风险。台湾地区那边,美军还想借防务合作拉盟友,台湾防务部跟进采购美制武器,但这只会让局势更紧绷,中国大陆坚定维护核心利益,不会让外部势力随便插手。 军事摩擦说白了,就是美国想用实力维持霸权,但中国不吃这套。南海仲裁案那会儿,美国就从间接支持菲律宾转向直接派舰艇闯礁,现在2025年形势延续,热而不爆,但底线一碰就硬。胡锡进那种评论员都说,美国盟友抱团可以,但让他们出头严重挑衅中国,基本没戏,因为经济上谁都离不开中国市场。假如真升级成局部冲突,全球供应链先乱,美国通胀飙升,欧洲盟友跟着遭殃,中国这边虽有压力,但战略纵深大,动员能力强。历史上看,二战前后美国也爱这么搅局,结果自食恶果,这次贸易战外衣下的军事博弈,风险高,但中国高层早有预案,不会被动挨打。 转到第二种最坏结果,中美贸易彻底脱钩。这才是真刀真枪比耐力,谁能扛住短期经济下滑,谁就赢。特朗普上台后,老盯着中国贸易顺差,认定中国出口一断就跪,结果2025年4月贸易战重燃,他直接推50%关税,后来飙到100%,想逼中国让步。中国海关数据一出,对美出口同比降10%以上,但这没让北京低头,反而祭出稀土出口管制和港口费反制,从10月14号起,对美远洋运输公司征收等额费用,公海都成战场。特朗普那边气急败坏,说中国咄咄逼人,还想打电话被拒,美贸易代表格里尔直言没想到中方这么硬,市场信心受冲击更大。 脱钩的影响呢?美国企业先疼,供应链断,墨西哥、越南建厂成本高三成,产量跟不上,零售价翻倍,消费者骂街。华尔街股市滑两成,道琼斯指数晃荡,企业主急找替代货源,但全球哪有中国那么高效的制造?中国这边,外贸占GDP比重从2006年的65%降到2024年的33%,内需拉动半壁江山,工厂转向东南亚和“一带一路”,稀土加工加班,产品销欧洲非洲。彭博社分析,中国反击看似面子赢,里子也稳,因为市场大,韧性足。假如彻底脱钩,中国对美4000亿顺差蒸发,企业倒闭失业难免,但关联产业能转内销或新兴市场,美国那边呢?高科技战打不赢,中国掌握稀土等关键资源,美国芯片、电动车全线涨价,通胀再起,衰退风险高。余永定那种经济学家早说过,反对脱钩,但中国能扛住被踢出价值链,因为准备早,战略机遇期驾驭自如。
中美贸易战最坏的结果有两种,一是中美爆发战争,而且是美军挑衅引发的。二是中美贸彻
恰似江楼月
2025-10-16 17:36:19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