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马科长吗? 当年他的采访藏着多少无奈? 第一次看他支支吾吾的采访画面,很多人都觉得“这科长咋这么不会说话”。但深入了解才发现,他的“笨拙”背后是基层的真实困境——环保达标要冲刺,去产能任务要完成,可钢铁产业牵连着上万人的饭碗。关停小企业容易,可大厂转型需要时间,面对镜头时,说真话怕影响政策推进,说假话又对不起良心,他的“沉默式应对”,其实是在政策压力与民生现实间艰难找平衡。 如今马科长早已离开体制,在民企当顾问。而当地钢铁业经历重组后,既装上了环保设备,又拓展了海外市场,依然是支柱产业。这件事最值得深思的是:政策执行从来不是“非黑即白”,基层干部有时需要在“合规”与“合理”间踩钢丝。他们的难处,不该只用“能力不足”简单评判。 你怎么看待马科长当年的选择?基层工作的复杂性,是不是比我们想象中更值得琢磨?
还记得马科长吗? 当年他的采访藏着多少无奈? 第一次看他支支吾吾的采访画面,
梦之雅
2025-10-17 14:31:21
0
阅读: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