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青蓝”为誓 与雪域共生长 写在康定市藏文中学第二期“青蓝工程”启动之际 站在康定市藏文中学党支部会议室的讲台前,手中捧着那本鲜红的“师傅聘书”,我仿佛触摸到了一种沉甸甸的传承。窗外是高原湛蓝的天,窗内是一张张年轻而炽热的脸。 那一刻,我不仅是来自成都列五中学的支教教师,更是这片雪域教育土壤中的一棵树,愿以根系紧握土地,以枝叶托举新生。 “青蓝”二字,自古便是师道传承的象征。而在这里,在康定市藏文中学,它被赋予了更深的意蕴--是哈达洁白如雪的敬重,是清茶醇厚如诗的谦逊,是钢笔凝重如山的托付。当年轻的教师躬身献上哈达,当年长的师傅郑重递出钢笔,当师徒共同宣读那份铿锵的誓言,我忽然明白:这不是一场简单的仪式,而是一次生命的嫁接,一次精神的续脉。 作为“四川省优师帮培计划”的支教教师,我深知肩上的责任。那份《青蓝工程师徒协议》,不仅是一纸契约,更是一份教育的承诺。每月审阅教案、听课评课、示范引领、读书共研……每一项职责,都像是高原上的一级石阶,虽艰难,却通向教育的峰顶。而我,愿意与余学容、郑小红等来成都市成华区的支教同仁一起,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 我曾思考,支教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是带来外界的教学方法,还是传递先进的教育理念?今天,在“青蓝工程”的仪式中,我找到了答案--支教,是“共在”。是与这片土地共呼吸,与这群师生共成长,是与康定市藏文中学共进退。我们不是过客,而是归人。不是施与者,而是同行者。 杨淑娟副校长在总结中说,“教育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长跑。”而我愿以“青蓝”为约,与藏文中学所有同仁,一起跑好这一程。师傅以匠心守初心,徒弟以恒心致创新。这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我们共同立下的誓言。 仪式结束时,大家合影留念。镜头定格的那一刻,我看到高原的阳光洒在每一张笑脸上,明亮而坚定。我知道,从今天起,我不再只是一个支教者,更是这片教育星空中一颗愿意发光,也愿意传递光亮的星。 青出于蓝,蓝托举青。我愿以自身微光,照亮雪域讲台。我愿以满腔热忱,写就教育春秋。
我们一个领导是中专毕业生,最近招了三个985级别学生,一个北航,一个北邮,一个中
【8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