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戳破“安全神话”:全固态电池不是万能神药,失控后果可能更严重 “等全固态

开心影 2025-10-19 08:57:19

专家戳破“安全神话”:全固态电池不是万能神药,失控后果可能更严重 “等全固态电池量产就换电车,再也不怕起火了!”这是不少新能源车主的期待,可专家的最新发声却泼了盆冷水:“全固态电池绝非绝对安全,甚至失控时危害更大!”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王芳的观点,瞬间引发行业热议。 一直以来,全固态电池被捧为“安全救星”——用固态电解质取代易燃的液态电解液,就像把“浸油海绵”换成“硬石头”,抗碰撞、耐高温的优势似乎能根治起火隐患。不少车企宣传时更是夸大其词,让消费者以为它是零风险的“黑科技”,甚至有人提前卖掉旧车等新品。 但实验室数据揭开了残酷真相。专家发现,能量密度是把“双刃剑”: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比液态电池高30%以上,可一旦突破安全边界,释放的能量会剧烈爆发,后果堪比“小炸弹”。更隐蔽的风险藏在内部:电极与电解质的“固-固界面”易产生微裂纹,锂枝晶会像树根一样钻缝生长,最终引发短路。加拿大团队更测出恐怖数据:锂金属与正极接触会触发铝热反应,温度可达2500℃,传统灭火方式根本无效。 更让人警惕的是市场乱象。很多车企把含5%-10%液态电解液的“半固态电池”包装成“全固态”,直到2025年《全固态电池判定方法》出台,才明确“零液态”的硬性标准。专家直言,即便技术成熟,全固态电池成本仍是液态电池的3倍,2030年前难大规模量产。 从“绝对安全”到“风险升级”,全固态电池的真相提醒我们:技术进步从不是一蹴而就的神话。它或许能解决续航焦虑,但安全防护仍需持续突破。对消费者而言,理性看待新技术,比盲目追捧更重要——毕竟真正的安全,永远建立在对风险的清醒认知上。 国产全固态电池 固态锂电池 储能型固态电池

0 阅读:4385

评论列表

用户65xxx37

用户65xxx37

20
2025-10-20 00:00

说的好像汽油不会着火一样

莫当真 回复 河马先生 10-20 16:40
生活里也没有爆炸的,只是燃烧。爆炸是有爆炸限的,与空气的比例得在一定范围内,还得密闭空间,然而与空气混合能达到一定比例,就做不到密闭空间

河马先生 回复 10-20 16:05
那生活里也不少啊

一笑了之

一笑了之

14
2025-10-19 10:06

小编无知,如果越做越不安全,那科技是进步还是倒退?

往事如烟 回复 10-20 19:39
核弹比以前进步吗?

字:昊谕

字:昊谕

13
2025-10-20 08:16

我希望专家实名认证,对自己说话负责。

往事如烟 回复 10-20 19:38
说假话的你不去质疑,却对说实话的质疑,资本都不敢这么狂

PANDA

PANDA

7
2025-10-20 07:41

吃不到葡萄肯定会说葡萄酸

做人要讲道理 回复 10-20 12:45
听到是加拿大这种专家说的就不怎么在意

利利

利利

5
2025-10-20 09:52

一直坚持使用燃油手机

堂堂正正做人

堂堂正正做人

4
2025-10-20 19:26

二鬼子为了给主子的燃油车招魂又是很努力了😄

琉璃药师

琉璃药师

4
2025-10-20 12:40

石头固态

牛在天上飞

牛在天上飞

3
2025-10-20 14:03

让人傻钱多爱出风头的去当小白鼠!

无法显示

无法显示

2
2025-10-20 17:49

最怕这种一知半解,想当然的非专业专家。

解东峰

解东峰

2
2025-10-20 15:35

油车最安全

清凉初夏

清凉初夏

1
2025-10-20 10:22

钠固态,硫固态,是最终的目的

用户10xxx63

用户10xxx63

1
2025-10-20 12:52

应支持电池分多节配用,市区用一节(80公里),跑长途租用多节

历史的瞬间

历史的瞬间

1
2025-10-20 15:04

你拿AI图片冒充专家干嘛?固态电池不好难不成要你母亲四条腿着地在前面拉吗?

思考者

思考者

1
2025-10-20 18:33

加拉大团队,它们生产电池吗?

徐老大

徐老大

1
2025-10-20 16:04

又他妈没事找事!

用户98xxx93

用户98xxx93

1
2025-10-20 16:04

信谁都不信专家

郎头

郎头

1
2025-10-20 02:33

限速商用车最高限速150公里。再高对于安全来说没有意义,赛道内的赛车除外。

修为的修

修为的修

1
2025-10-20 16:21

原子弹很安全,但引爆后呢?有些东西是失控后的危害大。

猜你喜欢

开心影

开心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