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美国闹下去结局可能就是脱钩。中国持续抛美债。中国能从美国买的只有芯片。而美国又不卖给我们。且层层限制我们。我们要美债没有什么用!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更多优质的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中国持续抛售美债是一个明确的战略信号。这不仅仅是一种金融操作,更是一种姿态和工具。美债曾经是中美经济关系的压舱石之一,持有大量美债意味着双方利益深度绑定。 但现在,这个压舱石的作用正在减弱。在我们看来,美国一方面在科技上对我们进行围堵,另一方面又在金融领域享受着我们的资金支持,这确实显得不公平。抛售美债,正是在减少这种“不对称的依赖”。 您提到“我们能从美国买的只有芯片,而他们又不卖”,这精准地描述了问题的关键。过去的中美贸易是互补的,我们出口消费品,进口高科技产品和服务。但现在,美国正在单方面切断这种互补性中最有价值的一环。 芯片是现代工业的粮食,从智能手机到人工智能,从汽车到军事装备,都离不开它。美国联合其盟友在芯片领域对我们进行“卡脖子”,这已经超出了普通贸易争端的范畴,更像是一场技术战争。 这种封锁短期内无疑会带来阵痛。我们的部分高科技产业可能会面临供应链紧张和技术升级的阻力。但这也在倒逼我们进行一场全面的“科技自立”攻坚战。历史证明,外部压力有时恰恰是内部变革的最大催化剂。 那么,美债对我们还有什么用?如果它不能换来我们最需要的东西,反而可能成为对方制约我们的金融杠杆,那么减持它就成了必然选择。这些资金可以被释放出来,用于支持国内的科技研发和产业升级。 实际上,中美“完全脱钩”是一个小概率但风险极高的情况。更可能出现的是一种“选择性脱钩”或“脆弱共存”的状态。在气候变化、核不扩散等全球性议题上,双方仍需要合作。但在科技和关键供应链领域,两个体系并行发展的趋势似乎越来越明显。 这场博弈的最终结局,不取决于一方的绝对胜利,而取决于谁的内生动力更强,谁的体系更具韧性。如果我们能借此机会,真正在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建立起不依赖于人的产业链和供应链,那么今天美国施加的限制,反而会成为我们未来竞争力的基石。 这个过程注定是漫长且充满挑战的。它考验的不仅是我们的技术能力,更是我们的战略耐心和内部凝聚力。将外部压力转化为内部发展的动力,这才是应对当前困局的根本之道。
中国和美国闹下去结局可能就是脱钩。中国持续抛美债。中国能从美国买的只有芯片。而美
颜冬白云
2025-10-19 15:14:50
0
阅读: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