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老婆去了寺庙里烧香,扫码捐了 18888 块钱。本来就是心诚的事,没放在心上,没想到旁边一起进香的小孩儿看到了,大声的惊呼了一声:“这人居然扫了 18888 块钱!” 正在那念经的大师,听到声音后,念经声戛然而止,他缓缓睁开双眼,看向我们。 我和老婆当时都有点尴尬,老婆攥着手机,小声跟我说:“早知道就悄悄捐了,这下好了,大家都看着。” 周围进香的人也都停下手里的动作,目光齐刷刷地朝我们这边看,有好奇的,也有惊讶的,还有人掏出手机对着捐款码小声议论。 大师没说话,只是双手合十,朝我们微微颔首,然后起身走到香案旁,从抽屉里拿出一个用红布包着的小盒子,递到老婆面前:“施主心善,这份心意,佛祖会记着。这串菩提手串,是老衲诵经加持过的,赠予施主,愿施主平安顺遂。” 老婆赶紧双手接过,连声道谢,打开红布一看,里面是串深棕色的菩提,颗颗圆润,摸起来温润光滑,一看就有些年头了。我以为这事到这儿就结束了,没想到大师又开口:“施主若不介意,可否随老衲到后院喝杯茶?有些话,想跟施主聊聊。” 我和老婆对视一眼,都有点意外,但还是点了点头,跟着大师往后院走。后院有个小茶亭,石桌上摆着一套茶具,大师给我们倒了杯茶,说:“施主捐这么多钱,是有什么心愿吗?” 老婆捧着茶杯,说:“也没什么特别的心愿,就是希望家里人平平安安,孩子能顺利考上大学,还有就是觉得寺庙里的香火钱能用来修修佛像、帮帮有需要的人,也是积德行善。” 大师听完,笑了笑:“施主心思纯粹,难得。其实捐钱不在于多少,心诚则灵。老衲在这里待了三十年,见过不少施主,有的捐了钱就盼着立刻有回报,有的捐了钱就四处宣扬,像施主这样默默捐钱,不求名利的,不多见。” 老婆不好意思地笑了:“大师您过奖了,我们就是觉得,做善事是自己的事,没必要让所有人都知道。之前我们也经常给山区的孩子捐书本和衣服,都是匿名的,就是不想让别人觉得我们是为了名声。” 大师点了点头,又给我们添了点茶:“施主这样的心态很好。其实寺庙的香火钱,我们都会记在账本上,一部分用来维护寺庙,一部分用来资助周边村里的贫困学生,还有一部分用来给山下的养老院买物资。每年年底,我们都会把账本公示出来,让施主们知道钱用在了哪里。” 说着,大师从旁边的柜子里拿出一本厚厚的账本,翻开给我们看,上面一笔一笔记得清清楚楚,什么时候收了多少香火钱,买了什么东西,资助了哪个学生,都写得明明白白。老婆翻了几页,说:“大师您这么用心,我们也放心了。之前还担心香火钱用不到正地方,现在看来是我们想多了。” 大师笑着说:“施主放心,出家人不打诳语,每一分钱都会用在该用的地方。对了,施主家的孩子要考大学了?” 老婆点点头:“是啊,明年高考,孩子学习挺努力的,就是压力有点大,我想着来烧柱香,求个心安。” 大师说:“孩子努力就好,心态也很重要。老衲这里有本《心经》,施主可以拿回去,让孩子偶尔念念,能静心。不过最重要的还是孩子自己的努力,外物只是辅助。” 说着,从抽屉里拿出一本线装的《心经》,递给老婆。 我们在茶亭坐了差不多一个小时,跟大师聊了很多,临走的时候,大师又送了我们两袋寺庙自己种的茶叶,说:“这茶叶没打农药,施主回去尝尝。以后要是想来寺庙,随时来,不用特意捐钱,心到了就行。” 回去的路上,老婆拿着菩提手串和《心经》,说:“没想到这趟来寺庙,还能跟大师聊这么多,心里踏实多了。之前捐钱的时候没多想,现在知道钱能用在正地方,更觉得值了。” 我笑着说:“可不是嘛,而且大师也没因为咱们捐得多就另眼相看,反而跟咱们说心诚比钱重要,这样的大师才难得。” 后来,老婆把《心经》放在孩子的书桌上,孩子偶尔会翻一翻,说念完之后心里确实平静了不少。那串菩提手串,老婆每天都戴着,说摸着心里就踏实。我们还把大师送的茶叶分给了邻居,跟他们说这是寺庙里的茶叶,邻居们都很开心。 过了一个月,老婆又想去寺庙看看,这次我们没捐钱,就带了些家里种的水果和蔬菜,给大师和寺庙里的师父们送去。大师看到我们,很高兴,留我们吃了午饭,午饭很简单,都是寺庙自己种的蔬菜,味道却很鲜美。 临走的时候,大师跟我们说:“施主不用总想着送东西,有空来坐坐,陪老衲聊聊天,就很好。做善事不是只有捐钱一种方式,平时多帮帮身边有需要的人,也是积德行善。” 我们点了点头,说以后会常来。 其实现在想想,当初捐那 18888 块钱,虽然一开始因为孩子的惊呼有点尴尬,但也因此跟大师聊了很多,明白了很多道理。做善事不是为了别人的眼光,也不是为了求回报,而是发自内心的想帮别人,想做些有意义的事。而且最重要的是,要知道自己捐的钱、做的事,真的能帮到别人,这样才不算白费心意。
前几天,我老婆去了寺庙里烧香,扫码捐了18888 块钱。本来就是心诚的事,没
成熟熊猫
2025-10-20 05:32:33
0
阅读:1